正文

《梁啟超傳》梁啟超的回歸與出路(2)

梁啟超傳(套裝上下冊) 作者:解璽璋


十一月二十二日,南北和議正陷入僵局,唐紹儀辭職,袁世凱與伍廷芳直接電商,而孫中山的介入讓雙方幾乎決裂,似乎非有一戰(zhàn)不可。羅癭公去信談到辦報之事,說明還要與梁士詒細(xì)商,并提醒他此時千萬不要去上海,“滬中宣告死刑,各報登遍,公豈不知之?有京官數(shù)人在滬,偶詆共和,即或縶或戕,斷無明知其火坑而故蹈之理。津中《民意》等報,彼黨之明機(jī)關(guān)也,日描寫康梁丑態(tài),昨又登梁微服入都,與袁密商,現(xiàn)匿袁處等。謂公有所計畫,必以守定老策為主,若一離公位,危險立見,是非百出,故萬無動理也”。到了清帝退位之前,即十二月九日和十八日,羅癭公兩次致信梁啟超,詳細(xì)報告了袁世凱這邊的情況,“項城之心,千孔百竅,外人無從捉摸”。(同上,589頁)此時的袁世凱,周旋于南方革命黨與北方清政府之間,他這邊把清政府作為籌碼,向南方臨時政府要求最大利益;那邊又以南方革命黨威脅清政府,迫使它交出權(quán)力,而他又不想擔(dān)一個欺負(fù)孤兒寡母的惡名,所以,他的行為就顯得很不光明磊落。他還談到清王室的情況:“前兩日恭邸甚激昂,澤(載澤)亦甚主持聽袁辭職,可以鐵(鐵良)組織內(nèi)閣。若輩徒哄鬧耳。太后決不敢聽袁辭,袁亦必不辭,若輩紛紛主戰(zhàn),非不能戰(zhàn)也,若輩戰(zhàn)則義和團(tuán)之故轍,徒增糜爛,以至亡國耳,袁必不肯。觀日內(nèi)袁氏從容之態(tài),而知袁之必不放手也。昨日遂有袁氏封一等侯之事,此極笑話。日昨(疑為昨日),醇王謁太后,出即往告袁氏,即為此事,當(dāng)系以此安其心,使其效忠,此真婦人孺子之見?;饰淮鎻U已在其手,一侯爵豈足以餂之耶?!保ㄍ希?89~590頁)

這段時間,國內(nèi)形勢日夕萬變,紛亂復(fù)雜,梁啟超一時也難有決斷。他在十一二月間曾有過兩次回國的打算,最終都沒有成為事實(shí)。但是,海外的同志都主張他早日回國,積極進(jìn)取。他們在寫給梁啟超的信中說:

先生才略蓋世,尤富于政治思想,古今中外,無與比倫。方天下多事之秋,正賴先生出而謀蒼生幸福。海邦久處,十有余年矣,時會未逢,故無所借手,而此心未嘗一日忘中國也。同人等組織同志,力為匡助,冀達(dá)先生救時之目的而已。現(xiàn)今中國風(fēng)云四起,正豪杰有為之時,先生不嘗云乎,英雄造時勢,時勢亦造英雄。雖不能為造時勢之英雄,亦當(dāng)為時勢所造之英雄,豈俯仰依違,因人成事哉。(同上,593頁)

海外同志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等了十幾年,終于等到了這樣的機(jī)會,自然不肯輕易放過。但他們把事情想得太容易了:“先生為海內(nèi)外人望所歸,若能提倡義聲,云集響應(yīng),十萬之師,可刻而集,于整軍經(jīng)旅馳騁中原,召號群雄,息兵爭而議憲法,其敢有破壞,舉兵誅之,執(zhí)牛耳而為盟主,豈不偉哉?!保ㄍ希?94頁)

然而,這種空言大話于實(shí)際一點(diǎn)幫助也沒有。

在這方面,吳貫因(原名吳冠英,別號柳隅)倒是看得很清楚。他早年加入同盟會,后東渡日本求學(xué),就讀于早稻田大學(xué)史學(xué)系。在此期間,他結(jié)識了流亡日本的梁啟超,遂成為要好的朋友。聽說梁啟超有回國的打算,他馬上寫信勸其審慎從事。他首先談到以什么名義回國的問題,提倡“義聲”固然很好,但現(xiàn)在以什么為“義聲”呢?附和民主共和之說?他認(rèn)為“徒事雷同,有為革黨所輕而已矣”。仍標(biāo)榜君主立憲?他也覺得不妥,一年以前是沒有問題的,如今再以此號召國民,就有些說不通了。他說:“蓋昔所以主張君主立憲者,謂欲避殺人流血之慘也,今則已殺人矣,已流血矣。將士之暴骨沙場者,不知其幾千百,人民之失所流離者,不知其幾千萬,問其原因何在,則皆由皇室無道所致耳。夫因一人一姓之無道,遂使舉國涂炭,今仍欲倡議保全其皇位,其勢實(shí)不順?!彼€特別講到清政府濫殺無辜:“且十年以來,一國青年有為之士為政府官吏所殺者,無慮數(shù)萬人。英暑假回潮州,聞諸鄉(xiāng)人,潮州六年來,以革命及革命嫌疑之故為官吏所殺者二百一十余人,此等之家屬親友,皆處心積慮,思乘機(jī)以圖報復(fù)。潮州一隅如是,各省亦皆如是。今者怨毒之氣,已彌滿全國,若不使其得一泄,而欲以術(shù)或以力鉗止之,縱或能彌縫一時,而怨毒既深,他日仍必大爆發(fā)。故今日皇室之可否保存,只可聽之革命之良心,此則俟袁世凱與之交涉可也,非吾黨所宜代為言之。”(同上,595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