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年代都有富貴閑人,被膏粱填得腦滿腸肥,就尋思回歸自然,飲清水吃生食,好比賈寶玉他爹沒事歌頌歸農(nóng)賦閑,其實真讓他老人家荷鋤下田,多半只剩了哭。電影《甲方乙方》里,牛老板吃多了好東西,指望下鄉(xiāng)每天吃棒子面窩窩頭,苦圖新鮮,清湯寡水了三個月,搖身一變成了食肉狂,吃遍全村的雞。所以回歸自然九成是吃撐了閑的,餓幾天就消停了。但是回頭說,清水生食倒真不是壞事。拿金庸筆下的姑娘作比喻,熟食如王語嫣,溫婉端正;生食就如木婉清,鋒利潑辣,但是明快動人。
說到生吃,最熟悉的莫過于想到蔬菜沙拉。老人家都埋怨洋人不文明,吃草如牛馬。其實我國涼拌菜之類,古已有之。拌萵苣、醬油香菜、芝麻醬拌蘿卜絲,其實算土法蔬菜沙拉。《神雕俠侶》里楊過在絕情谷被公孫綠萼招待吃情花,其實生花生草,只要確定沒毒,大可以吃,和吃蔬菜差不多。蔬菜只要切得飛薄而且洗干凈,吃也不妨。老北京上等人吃瓜果梨桃,勞動人民吃蘿卜。所謂蘿卜賽梨辣了換,水靈靈白生生,相當好吃。
生蔬菜水果沙拉味道動人,不提營養(yǎng)如何保持的數(shù)據(jù)觀念,其實主要在口感清潤、新鮮明脆。論起味道,蘿卜清甜里雜微辣;香菜單吃則兩極分化,愛之者狂嚼不輟,恨之者避如蛇蝎;萵苣口感柔韌中帶脆,但味道也比較非典型,難怪《格林童話》里目為神秘巫婆后院的蔬菜。
因此,有些半生不生的做法,既保持食物生時的活潑明亮,又對它銳利刺喉的一面加以馴化。比如去廣東喝午茶,別的糕點都能慢慢來,唯獨吃艇仔粥拖沓不得,否則其中“炸倆”(廣東用腸粉卷油條段,稱之為炸倆腸粉,今從之)、肚片、魚片之類,燙得老了,揀起來時弓頭曲背,空留軀殼,神魂皆喪。個人偏好是趁粥方上來時,明火執(zhí)仗,趁燙吃之,食材剛被粥燙過,幾乎能感受到吱吱跳腳聲,味道才好。其他還有牛肉窩蛋粥,粥的作用類似于鐵板煎蛋,一汪蛋液半透明地浮在粥上,縷縷蛋清正裊化為絲。這時吃它,既不會嫌生腥,又能吃到半液態(tài)的稠濃雞蛋,味道清妙可人。
生食的做法,還有腌制。江南的醉螺之類就是一例,既含酒香,又不經(jīng)火,拿來下酒佐粥最妙。唯一的缺點是,酒釀鹽腌之類畢竟有點失了原味,只是口感還保持鮮活罷了。
比廣東艇仔粥、魚生粥更前一步的,當然是世界揚名的刺身。日本早年間用“膾”形容刺身,膾者細切之肉也。吳王夫差傳聞發(fā)明過魚膾,生魚片用熱水滾過吃,可見這位先生除了有坐擁西施的艷福外,口福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