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迫切需要意義,事實上,只要公司能夠滿足員工這方面的需求,大多數(shù)員工都會愿意犧牲相當大的個人空間。卓越企業(yè)具備極為強烈的文化,初進公司的人如果無法接受,就只能退出,沒有什么中間地帶。有位非常能干的營銷主管告訴我們:“我對寶潔十分欽佩。它們是業(yè)界的頂尖公司。不過我可不覺得我能在那兒工作。”《華爾街日報》的亞當·邁爾森也有類似的說法。他請我們針對這個主題寫篇文章,談談“我們?yōu)槭裁床幌霝樽吭狡髽I(yè)效力?”因為那種企業(yè)文化為許多人創(chuàng)造了意義,卻也因此讓許多人退卻。
有些人看過我們的研究成果后曾經(jīng)問道:“這些卓越企業(yè)的組織和文化里是否有一兩個陷阱存在?”他們認為可能會有。這些公司擁有強烈的傳統(tǒng),可能會忽略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這點的確沒錯。
不過我們認為,一般而言,卓越企業(yè)的價值觀幾乎都非常注重接觸顧客,或是對外取向。由于高度重視顧客,卓越企業(yè)對環(huán)境的變化具備超高的敏銳度,因此適應力更勝競爭對手一籌。
強大的文化比較令人擔心的地方是可能遭到濫用。卓越企業(yè)強大的公司文化,讓我們在尋求安全感時獲得滿足。公司滿足員工對安全感的需求,從而賦予其人生的意義,員工也會更盡心盡力地報效公司。但是,大多數(shù)人尋求安全感時,似乎太容易向權威屈服;企業(yè)通過固守的理念賦予員工意義時,又太輕率地使用權力。耶魯大學的斯坦利·米格蘭姆以及斯坦福大學的菲利普·津巴多進行的兩項實驗凸顯出人性黑暗面的潛在危險,結果頗為令人震驚。
第一項是米格蘭姆針對服從性進行的實驗,許多人都對此耳熟能詳。米格蘭姆以金錢為獎賞,請受試者到耶魯?shù)膶嶒炇遥瑓⑴c一項電擊測試。由受試者對“受害者”施以電擊。事實上并非如此,這些受害者是和米格蘭姆共同策劃這項實驗的同事,電擊也是假的。此外,實驗設計讓受試者以為受害者以及電擊都是隨機選取的。起初,米格蘭姆把受害者安排在一個房間內(nèi),接受電擊者在另一個房間。受試者在身穿白袍的實驗人員(扮演權威者的角色)指示之下旋動開關,電擊強度從“溫和”到“極為危險”。在指示之下,他們執(zhí)行電擊,令米格蘭姆大感驚訝、失望的是,這項實驗“失敗了”。全部受試者將電擊開關“一路轉(zhuǎn)下去”,百分之百服從命令,盡管先前在書面測試里,90%的人預期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會執(zhí)行電擊。
米格蘭姆還將這項實驗作了調(diào)整。他在房間加裝窗戶,讓施加電擊者看到受害者因為痛苦而扭動身軀,還一邊“尖叫”。盡管如此,80%的受試者依然把電擊轉(zhuǎn)到“強”,65%的人甚至轉(zhuǎn)到“極為危險”。接著他讓受害者扮演看似很顧家的40歲女會計。他還把這項實驗轉(zhuǎn)移到大學校園之外,在市中心一處相當沉悶的地方進行。他讓施加電擊者握著受害者的手。這些做法都是為了瓦解受試者對穿白袍的實驗者命令的接受度。結果全部失效,人們大多依然遵從權威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