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除了媳婦就沒有人管他。而這個媳婦兒也只知道一味地疼他,哄他,舍不得管束他。結果守仁在家里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一點兒書也不讀,一點兒心也不操。就這么清閑了一段時間,守仁平時結交的兩個小兄弟錢若木、王思輿找上門來了。
原來守仁進京趕考的這段時間,他這幫小兄弟們閑來沒事,就打算結個詩社,大家坐在一塊兒吟詩作賦,充充風雅,打發(fā)時間。這幫人都是公子哥兒,家里非官即紳,要錢有錢,要名有名,要面子也有面子,就靠了這三樣東西,硬是在大名鼎鼎的龍泉寺里借了兩間房子,結了一個“龍泉詩社”。
這龍泉寺就建在余姚城里的龍泉山上。
龍泉山也叫靈緒山,面對著姚江,不大,也不高,可半山腰有一道好泉水,名叫龍泉,終年不涸,清冽甘甜,拿來泡茶是上品。當年南宋高宗趙構逃到江南建立朝廷,聽說了龍泉之名,特意上山取水,登上山頂一看,整座余姚城盡收眼底,蒼江碧樹,云淡風長,景色如畫,說了一句“泉好,景更好”,后人就在龍泉山頂建了一座亭子,取名叫“更好亭”。自此龍泉山就成了浙東第一山水名勝之地。
山是名山,龍泉寺自然也是座大廟,這座寺院始建于東晉咸康二年,彌陀閣、千佛閣、蟠龍閣、羅漢院、上方寺、中天院、東禪院、鎮(zhèn)國院、喚仙亭、龍泉亭,加上那座大名鼎鼎的更好亭,從山腳一直修到山頂,遠遠望去,整個龍泉山南麓古柏參天,蒼松入云,青綠之間盡是紅墻碧瓦,亭臺殿閣,富麗堂皇。往年廟里香火盛,僧人多,半個余姚城的人都來游山賞景拜菩薩,熱熱鬧鬧。可這幾年浙江省內連年鬧災,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窮,龍泉寺的香火也不像往時那么旺了。廟里的僧人為了多得幾個錢,就把兩間僧房騰出來,借給這幾個公子哥兒起了詩社。
這幫年輕人里就數王守仁才氣最高,名聲最響,所以這幫小兄弟一聽說守仁從京城回來了,趕緊跑來拉他入社。守仁在家里正閑得發(fā)慌,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王守仁沒來入社的時候,這個詩社里的年輕人個個都在寫詩,也都覺得自己算得上半個詩人??墒厝室粊恚脑娨怀鍪?,其他人就只剩下叫好的份兒了。
守仁這小伙子太聰明,走到哪里都拔尖兒,對這個早習慣了,也不怎么在乎。每次來詩社都有新詩,少則寫兩三首,多則十首八首也不稀奇。有時候寫了好詩,就被人傳抄出去,看了的人無不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