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很多個社會自我,這是由于人們總是要面對很多不同的社會群體,而且會非常在意這些群體的意見。于是通常情況下,人們就會在不同的群體面前表現(xiàn)不同的自我。
——威廉·詹姆斯
布賴恩·利特爾教授曾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師,也是3M教學獎獲得者,有時這項獎也被稱為大學教學的諾貝爾獎。利特爾教授身材矮小,戴著一副眼鏡,有一絲固執(zhí),也有一點可愛,他的聲音是充滿了磁性的男中音,講話的時候習慣一邊如唱歌一般斷句,一邊在講臺上走來走去,用老派演員的方式把強調的輔音和元音拉得長長的。人們說他像是羅賓·威廉斯和愛因斯坦的結合體,當他講笑話逗樂臺下的聽眾時,他看起來比他們還高興。他在哈佛的課程總是座無虛席,下課的時候根本不需要鈴聲,大家的掌聲就足以說明他受歡迎的程度了。
相比之下,我筆下的這個人似乎就完全不同了:他和妻子住在一間隱蔽的、坐落在遙遠的加拿大森林的房子里,兒女和外孫偶爾會來看望他,其他的時候基本只有他們兩人。他會在空余時間寫樂譜、讀書、寫書、寫文章,也會給遠方的老朋友發(fā)郵件,他把郵件稱為“電子書信”。社交的話,他更喜歡一對一的對話。聚會上,只要他有機會或者借口“呼吸一點新鮮空氣”,他就一定會逃離那個喧鬧的地方,同朋友進行一些安靜的交談。如果他被迫外出太久或者被卷入任何帶有沖突性的情境,他就會生病。
如果我告訴你那個舞臺上的王者教授和這個喜歡寧靜的內心生活的隱士是同一個人,你會覺得驚訝嗎?如果你考慮到我們會因為情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行為舉止的話,你也許就不會為此而感到吃驚了。但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靈活性,再來討論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差異是不是就變得毫無意義了呢?對于內向和外向的概念進行這樣的對立區(qū)分是否合適:內向者是賢明的哲學家,而外向者則是無畏的領導者?內向者是詩人或者科學呆子,而外向者則是運動員和拉拉隊隊員?會不會有些人兩者兼具呢?
心理學家稱之為“性格與情境”之爭:那種混合的性格特征是真的存在,還是人們根據(jù)情境不同而作出的改變?如果你同利特爾教授交談,他會告訴你,拋開他的公共形象和教學上的榮譽,他其實是個非常憂郁的人,絕對的內向者,這一點不僅僅是從行為學角度來說,從神經心理學角度講也是如此(他用我在第4章介紹過的檸檬汁測試做實驗,果然分泌了很多唾液)。這似乎可以將他列進“性格”一端:利特爾認為性格特征是存在的,正是這些特征將我們的生命塑造得如此深奧,它們是基于心理機制的,而且在人的一生中是相對穩(wěn)定的。支持這個觀點的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希波克拉底、彌爾頓、叔本華、榮格,還有近期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皮膚導電實驗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