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的精神(12)

中國人的精神 作者:辜鴻銘


但是,古代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現(xiàn)代的盧梭和赫伯特·斯賓塞也進行了文明的集成,并試圖給出一個真正的國家的觀念。那么,在我提到的歐洲偉人們進行的哲學體系和文明集成,與另一種文明集成--被稱為儒家學說的哲學和道德體系--之間有什么不同?這個不同,在我看來,是這樣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赫伯特·斯賓塞的哲學沒有成為一種宗教或者說宗教的等價物,沒有成為民族或蕓蕓眾生可接受的信念,而儒家學說已經(jīng)成為中國蕓蕓眾生的一種宗教或者說宗教的等價物。當我說到這里時,我所說的宗教,不是就這個歐洲詞匯的狹義而言的,而是就廣義而言的。歌德說:“唯有民眾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唯有民眾過著真正的人的生活?!痹臑椋?Nur saemtliche Menschen erkennen die Natur;nur saemtliche Menschen leben das Menschliche。--譯者注現(xiàn)在,當我們提到廣義的宗教時,我們通常指的是一套包括行為規(guī)則在內(nèi)的教導體系,正如歌德所言,是被人類眾生作為真理和約束力而接受的,或者至少,被一個民族或國家的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在寬泛而普遍的意義上講,基督教和佛教當然都是宗教,而儒家學說,就像你們知道的,已經(jīng)成為一種宗教,因為它的教導已被承認是正確的,它的行為規(guī)則約束著整個中華民族,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赫伯特·斯賓塞的哲學即使在這種寬泛和普遍的意義上也沒有成為宗教。我認為,這就是儒家學說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及赫伯特·斯賓塞的哲學之間的不同--一種依然保持著學者哲學的本色,而另一種則成為整個中華民族,也包括中國學者在內(nèi)的蕓蕓眾生的宗教或者宗教的等價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