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則與規(guī)則(1)

沉默的智謀:我是王莽 作者:巫解


原則與規(guī)則

來到當鋪,越過高高的柜臺,王莽把玉佩交到了愛答不理的掌柜手中。

這玉佩來自皇宮,是當年王政君送給王莽父親的結婚禮物。既是皇宮之物,按說應該能換個不錯的價錢。

但傲慢的掌柜只是胡亂看了幾眼,又斜著眼睛看了一眼王莽,就從柜臺里抓出一串五銖錢摔到柜臺上。

“就這些,愛當不當?!闭乒裾f。

王莽也不爭辯,他拿起錢掂了掂。

“夠請大夫了。”說完他轉身離開,留下吃驚不已的掌柜呆站在那里。本來,他是等著王莽還價的。這大概是他碰見的唯一一個沒有討價還價的客戶。掌柜再次拿起玉佩,細細觀察起來,然后露出了小人得志般狡黠的笑容。

有了錢,大夫總算是請來了。還好,經(jīng)過一番診斷,王莽的母親雖然病重,但不是要命之癥。在王莽和嫂子的悉心照料下,到了這年秋天,老太太終于康復了。

王莽總算長出了一口氣。

人在病中,也許思維更為脫俗飄逸,所以更容易想清楚一些長遠的問題。老太太康復后,作出了一個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決定:送王莽去跟隨大儒陳參學習儒術。

正是這個決定改變了王莽的一生。

西漢開國初期,由于長年戰(zhàn)亂導致民生凋敝,百廢待興,人民群眾急需休養(yǎng)生息。再加上吸取暴秦滅亡的教訓,因此漢高祖、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等皇帝都信奉“黃老之學”,追求“無為而治”,“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正是在這種執(zhí)政思想的指導下,西漢的經(jīng)濟漸漸復蘇,人民逐漸寬裕,出現(xiàn)了本朝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

隨著GDP(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不斷增長,西漢王朝的國力蒸蒸日上。但與此同時,地方勢力也迅速發(fā)展,嚴重威脅到了西漢的中央集權。而“無為而治”的統(tǒng)治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強化中央集權的形勢需要。

于是,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劉徹果斷出手,舍棄了“黃老之學”,轉而采納儒生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學開始成為西漢的官方哲學。

漢武帝之所以看上董仲舒的儒學,完全是出于實用主義。要知道,儒家思想中的“三綱五常”、“大一統(tǒng)”、“天人感應”等理論,正好為加強中央集權提供了完美的理論基礎。這也是后世的統(tǒng)治者繼續(xù)為之推波助瀾的根本原因。

理論有了,還需要把它變成現(xiàn)實的踐行者。于是,漢武帝開始大肆任用儒生。自此之后,學習儒學成了通往仕途的必經(jīng)之路。大量的儒生步入仕途,成了西漢官場上一道嶄新的風景線。

這個政策,到了漢成帝劉驁這里,濤聲依舊。

王莽的母親雖是婦道人家,但對國家的干部任用政策心知肚明,所以,她拍板讓自己的兒子學習儒術,并希望他學有所成,然后靠自己的真本事出人頭地,堅決不走王莽叔伯們的裙帶路線。

對于母親的這個決定,苦悶彷徨的王莽求之不得。之前一直迷茫著,現(xiàn)在,他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陳參遠在沛郡,距長安千里。但陳參是當時儒學界的泰山北斗,能拜他為師,相當于贏在了起跑線上。所以,即使跋山涉水,王莽也在所不辭。

這天早上,王莽告別母親、妻子以及守寡的嫂子、侄子,像個有志青年一樣,昂著頭,信心滿滿地上路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