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大文章須學莊子,把小品文寫絕更要學莊子。我們在這里可以枚舉歐陽修的例子。他“山寨”莊子熟為人知的寓言小品《庖丁解?!罚瑢懗隽四捴巳丝诘慕浀涿钗摹顿u油翁》?!扳叶〗馀!背鲎浴肚f子·養(yǎng)生主》。說的是一位姓丁的廚師,有“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的解牛神技。其手起刀落,游刃有余,簡直就似合乎天然韻律的桑林之舞。文惠君觀其行,聽其言,從中悟得了養(yǎng)生之道。而歐陽修的《賣油翁》,說的是有位賣油的老翁,有由錢眼注油不濕銅錢的倒油神技。只見老翁取出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倒入葫蘆中,從錢眼中注入,不漏一滴,不沾錢孔。歐陽修借賣油翁之口道出了原委:“無他,但手熟爾?!?/p>
莊子的“庖丁解牛”,其實創(chuàng)造了一類故事的范例:修煉者由某種技能的熟練,而開掘出了生命中的不可思議的潛能。歐陽修的《賣油翁》,可以很明晰地看出脫胎于莊子的“庖丁解?!薄N覀兎Q其為“山寨之作”,并非夸張之詞。只不過歐陽修“山寨”得很到位,成就了一篇經典小品文。
我們讀莊子其實可以注意到這么一個特點,內篇中講過的寓言、故事,在外篇與雜篇里可能還會有類似的寓言、故事一再地出現。比如,像內篇《養(yǎng)生主》中的這則“庖丁解牛”,在外篇的《達生》中,也有類似的一則“佝僂者承蜩”。說的是孔子到楚國去,走出樹林,看見一個駝背老人正用竹竿粘取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般??鬃芋@訝其靈巧。駝背老人說:“我有道也?!彼牡谰褪墙涍^五六個月的練習之后,竹竿頂上能累起兩個丸子而不墜落,這時粘取蟬失手的情況就已很少了;能累起三個丸子而不墜落,這時粘取蟬失手的情況十次不會超過一次;到了能累起五個丸子而不墜落,就會像在地面上拾取東西一樣容易。最后他能達到手臂就像枯樹枝,“唯蜩翼之知”。有人據此認為只有內篇為莊子所作,而外、雜篇或為莊子后學的手筆。所以,我們會看到有莊子“山寨”莊子的情形。但拋開《莊子》三十三篇的真?zhèn)沃?,我們應該看到這三十三篇署名莊子的文章都是精彩絕倫,均為中國古典文學的散文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