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呵護:給孩子一張最適合他們的床(1)

蒙臺梭利兒童教育精華 作者:(意)瑪麗亞·蒙臺梭利


人生的最初兩年會影響人的一生,嬰兒有很大的心理潛能,我們對此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兒童非常敏感,一點點粗魯行為都會影響他們的心理,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當兒童的發(fā)展達到他能夠獨立行動的時候,他與成人之間的沖突也就開始了。當然,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阻止兒童看和聽,進而阻止他征服他自己的世界。但是,當兒童開始獨立走路、觸摸、行動的時候,情況就另當別論了。即使一個成年人非常愛他的孩子,也會在內心深處存在著一種強大的自我保護的本能。正在成長中的兒童和成人的心態(tài)差異是如此之大,以至于雙方不做一些調整,就無法和諧地生活在一起。但是事實上,由于兒童弱小無力,只能任人擺布,因此很多時候這些調整只是為了使成人自身更加便利,對兒童有利的很少。兒童的行動如果和成人的需要和要求不一致,就會不可避免地遭到制止。尤其是成人無意識的自我保護心態(tài),他們確信他們的做法確實給了孩子深厚的愛和奉獻。

但是,成人的這種無意識的自我保護心態(tài)把成人的貪婪掩飾起來了,使他可以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擁有的任何東西。成人害怕兒童打擾到他的安寧,就打著“為了維護兒童的健康,應該讓他多睡些”的口號。

有的缺乏教養(yǎng)的成人,為了不讓孩子打擾他,可能會對孩子大聲喊叫、打罵,并把他們趕到大街上去。但為了不讓自己內疚,過后又會親昵地撫摸和熱烈地吻他,以表明他是很愛自己的孩子的。有些人的表現看起來似乎好一些,他們會表現出愛、獻身、責任感和表面上的自我控制。不過實際上他們都樂于擺脫子女對他們的糾纏。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是把孩子托付給別人看管,讓他們帶著孩子散步或是哄孩子睡覺。

當兒童剛學會走路,開始對自己的自由活動欣喜不已的時候,他就遇到了一群巨人阻攔他的每一個舉動。兒童所處的境地跟當初摩西把希伯來人帶出埃及時的處境很相似。當他們克服沙漠的種種困擾踏進綠洲的時候,首先就必須面對戰(zhàn)爭,對戰(zhàn)爭的痛苦回憶使得他們的內心充滿了恐懼,導致他們在沙漠里漫無目標地徘徊了很多年,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因精疲力竭而死去。

成人的自然法則就是保護自己的財產使其不受侵犯。在某些民族中這些傾向可能變得極端強烈。這種出于本能的自我保護的根源隱藏在人類心靈的潛意識的深處。這種現象最高可感知的最細微的表現,就是成年人注意保護自己的安寧和財產,免遭新一代的侵犯。他們不斷地做出努力,拼命地斗爭,因為這是為自己的生活而斗爭。這種父母和兒童之間的斗爭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