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等到了這個周五,推銷員還是沒有收到回復。
周一的時候,推銷員決定按計劃進行。他仔細檢查了自己的著裝以及攜帶的名片和資料,精神飽滿地走進了那家公司。
前臺小姐禮貌地問他找誰,他說出了那位管理人員的名字,并且說他已經提前發(fā)過郵件預約。令人驚奇的是,前臺小姐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并再三詢問他是否接到了那位高管的電話通知。
推銷員認為自己已經寫過兩封言辭誠懇的拜訪信了,為了順利地通過前臺小姐這一關,他點頭說,早晨接到了高管的電話。
當他以為可以順利見到那位高管的時候,前臺小姐卻叫來了另一位異常嚴肅的主管,主管面無表情地邀請這位推銷員到小會議室談話。
坐下來之后,這位主管對推銷員進行了好半天的盤問,最后推銷員終于忍不住說出了實情,其實他只是給那位高管寫過兩封郵件,但都沒有收到回復。
主管告訴他,其實那位高管已經在一個月前,因為心臟病突發(fā)而住進了醫(yī)院,已經于半個月前去世了。那位主管還說,推銷員謊稱早晨接到了高管的電話,這件事情已經嚇了前臺小姐一跳,公司完全可以當這個推銷員是來蓄意制造混亂的。
最后,主管將這位目瞪口呆的推銷員客氣地請出了公司,臨別前主管說了一句話:“你應該搞清楚信息再行動?!?/p>
那這句話,會讓這個推銷員銘記一輩子。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信息的重要性,不管這個推銷員前期作了多么充分的準備,也不管他信心多么飽滿,多么努力,都比不過客戶其實早已去世的事實。因為沒有關注信息,他甚至不知道一個自己急需拜訪的人已經在半個月前就辭世了,這是多么滑稽的事情啊!
那么既知信息在職場中的重要性,我們又該從哪些地方獲取信息,并像指甲鉗案例中的梁伯強那樣從中得到“合作”的助力呢?
細心挖掘看不見的合作
1.日常工作渠道是第一位
比如我們每天收到的郵件,公司信息欄上的通知、報表、電話、傳真等,以及我們參加會議、接待來訪顧客、與客戶的交流,甚至出去參觀學習,以及一些展覽派出的傳單等,都是獲取信息的最佳渠道。
2.調查研究渠道是第二位
很多公司都會定期進行市場調研,就是為了掌握及時且有效的信息。作為職場中的一員,很多人接受過市場調查的任務,那么在這個過程當中,你不但可以為公司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自己也可以提高業(yè)務能力、拓展更多的客戶等。
本章小結
·集體協作的效益要大于個人創(chuàng)造的效益,因此人會愿意選擇合作,但是這個合作也是為了個人利益而被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你很容易在合作中受到指責,這種指責不同于對立面的指責,這是合作內部的指責,你需要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來對待。
·在職場當中,合作內部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斗爭,很多時候甚至忽略了集體利益,內斗消耗了他們的時間和精力,而真正該用在工作上的精力卻沒有了。
·當一個人在某方面取得成功之后,就會產生優(yōu)勢的積累,獲得更多進步的空間和更廣闊的視野,到了下一次,這個人成功的概率更大。
·如果懂得退讓,避讓鋒芒,有可能收獲更大。退讓本身并不是一件丟面子的事情。很多時候,見好就收也是一種退讓,不貪得無厭,得到一些就適時收手,這樣就能避免雙方都走到尷尬的境地。
·可能每個人心里的最大效益都是不一樣的,而且人的欲望是在不斷滋長的。如果每個人只是安于現狀,那么我們的社會也不會有進步。
·在職場競爭中,有一個詞被頻繁地使用著,這個詞就是“信息”。很多時候,你掌握的信息越多,勝算也就越大,因為你所能夠調動運用的合作環(huán)節(jié)較他人會優(yōu)先和可選擇的余地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