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中,黃飛鴻雨中大戰(zhàn)嚴振東,雨水打得他無法睜眼。為了迫近對手,他使出了“鴛鴦步”,以內“八”字起步,以外“八”字收步,蹚開地上積水,動作瀟灑,畫面生動,加強了人物武功的神秘感。
腳跟著地
走路腳跟先著地的人多為闊步走路的人,這種人必為胸懷大志、敢做敢為之人。武俠電影為了表現(xiàn)主要打斗者的威武之氣,一般會強化人物的腳步,為即將出手制造張力。
《奪標》中,安勇(徐向東飾)出場時腳步慢鏡頭特寫,腳跟先著地,依次至腳尖,從腳跟至腳尖的推進被鏡頭放大,顯得堅實厚重,威風凜凜。
腳尖著地
武俠動作片中,“腳尖著地”的打斗一般是僵尸鬼魅。20世紀80年代初洪金寶的《鬼打鬼》、劉家良的《茅山僵尸拳》等功夫片,僵尸打斗中的跳躍、踢腿時常有這個動作,讓人相信鬼的輕身。
13.4 體態(tài)的體語
中國武術講究“站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行如風”,這是對習武者行為體態(tài)的形象概括,也是武俠電影中正派英雄體態(tài)語言的共性。動作導演在設計人物的武打動作時,需要將人物的體態(tài)與其性格、情境相結合,讓體態(tài)的含義融入打斗情節(jié)。
立姿
直立
直立者表示堅定嚴肅、威武強壯,或者表示理直氣壯、精神飽滿。武俠片大決戰(zhàn)前的人物對峙,大多是正反打斗者相視直立;從武術實戰(zhàn)角度看,這種直立的對峙很可能遭對手偷襲暗算。例如:《投名狀》中,趙二虎被騙到城外,當街直立喊叫,結果被暗箭射死。但是,直立動作對于開打前氣氛的營造,對正派英雄氣概的表現(xiàn),意義重大。
《椿三十郎》片尾,三船敏郎與仲代達矢有長達十幾秒的直立對峙,畫面與人物紋絲不動,打斗氣氛越來越緊張。突然,三船出劍,命中對手胸膛,對手血噴如泉。在此,兩名打斗者的直立對峙,把一種身體的危機感緊緊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