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知真正的文科不是捷徑終南,更遠非武陵桃源,決不可滋生驕惰輕忽待之。內(nèi)容有異,態(tài)度惟恒。然而必須承認在文科班里,空余的時間確乎多了起來,在上過令人欣喜的課程后,還有充裕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可以綜合提升自己的能力,架構(gòu)更為完善的知識體系。真正的文科的內(nèi)涵,應當遠超出具體的那幾門科目,她是蘊涵于整個世界之中的,生發(fā)于自然與心靈的交匯處的。為了自己的思維不過于“純粹”,更為了得到一個更好挑戰(zhàn)自己的機會,我抱著講義又坐進了熟悉的生物競賽教室。
這是斷之又斷了。不錯,我仍舊一如先前執(zhí)著于學文,但為了學習文科而放棄競賽于我并非明智的選擇,因為思維的不完整與熱情的消退本身就是對學習生活的損害。于是乎便開始了為了踐行理念也為了顧及現(xiàn)實的黑天白夜的日子,每一天都以疲憊結(jié)束卻總以充實開始。在這個綜合學習的過程里,我自然而然地看到生長素作用曲線圖就想到辯證法,看到協(xié)同進化就想到全球史觀,看到生態(tài)位分布就想到了氣候類型區(qū)域特征。于是乎分科后的生活于我更加多彩,平時可以和班里同學討論老莊周易,偶爾和原班同學談起鹽溶機理,競賽課上互相交流生理筆記。這是又一個自主學習的時期,我盡我所能充實自己。
任務繁重而花團錦簇的日子漸漸接近了尾聲,在能認可我的努力的一錘定音的考試里,我卻意外地發(fā)揮失常,最終與一等獎失之交臂。
“二等獎第二名,真是可惜。”每每聽到相伴已久而無比熟悉的各科老師這么說,我都不由得向他們歉疚地一笑,可每每抬頭,卻總遇見飽含鼓勵的目光。而我與之并肩奮斗過和正并肩奮斗著的同學們,也贈與我友善的惋惜與微笑。
我不能不由衷地感謝這一切。只不過是再一次的失利罷了,分數(shù)已然成過往,我的思維能力還在,我的知識架構(gòu)還在,而我期望的文理兼容并包的和諧,或許,我已然得到。生物競賽的形影就消失在了身后,我所能做的仍舊是收心斂意。
然后,出乎我意料的是,期末考試里,我第一次沒有考得比任何人低。
剛毅的一斷,于險中求存。雖斷還連,雖死猶生,面對今日昔時,非斷無以相接,非斷無以相應,看似莽行,實則奮進。
《相約北大(2)》讀書網(wǎng)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