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相互碰撞的世界觀(15)

下一波世界趨勢 作者:(美)潘卡吉·蓋馬沃特


此處所強調的現(xiàn)實性似乎略顯落伍。但是,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提出,對于一個模型或者說一種世界觀來說,其假定有多現(xiàn)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該模型是否能做出現(xiàn)實的預測。如果我們對現(xiàn)存的模型不滿意,可以從脫離實際的部分開始,重新構筑模型。

從某種程度來說,世界3.0的一個頗為獨到的方面就是它強調進一步開放能帶來收益,這也是世界3.0的另一大引人之處。世界2.0的基礎是假定已經實現(xiàn)完全的開放,或者即將實現(xiàn),所以世界2.0旨在防止故態(tài)復萌造成損失,而不是通過進一步開放以獲得更大利益。世界1.0卻不愿通過開放獲益,更大程度上來說,世界0.0亦是如此。

世界3.0的最后一大好處就是它能提供一個相對具體、合理的行動框架。除了圖1 2所顯示的,世界3.0在各種假定和前提中精心提煉,最終開出良方,這些應對之策與之前任何一種世界觀在本質上都大不相同。表1 1總結了從世界0.0到世界3.0各個世界觀的一些不同之處。誠然,這幾種世界觀之間的差別將會隨著本書的展開而進一步闡明。

為了防止不同術語之間引起混淆,有理由將世界3.0的獨到之處與托尼·布萊爾在其回憶錄《旅程》中提出的所謂“第三條道路”的政治哲學加以區(qū)分對比,后者雖還沒有在世界范圍內付諸實踐,但已經獲得廣泛支持?!暗谌龡l道路”理論強調在政治上對左右兩派加以整合,重新關注“開放與封閉”之間的關系,該理論與世界3.0看似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與圖1 2中的其他世界觀截然不同。

我們在討論世界開放程度時,“第三條道路”理論或許對我們有所幫助。比如,世界1.0把眾國家視做一個個臺球,臺球之間相互撞擊卻能保持相互獨立,世界2.0認為國家間彼此相融,而世界3.0則把國家嵌入茫茫宇宙之中,彼此之間的距離也不盡相同。究竟如何分辨開放水平,“第三條道路”理論或許有其重要之處,然而它卻未曾提及當今世界半全球化以及地緣上的現(xiàn)實處境。而且,“第三條道路”理論操之過急,對國家資本主義的興趣大增,在調節(jié)監(jiān)管方面卻不夠重視,忽視了針對市場資本主義的其他解決之道。也就是說,“第三條道路”理論對圖1 2中的兩個坐標軸的把握都存在問題,這就是為什么在我看來世界3.0是人類第三個千年的必由之路?! ?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