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監(jiān)管迷霧(14)

地下錢莊 作者:壬甲丁


很明顯,這兩個比例數(shù)字,正是日后滋生投機(jī)倒把活動的溫床,也為外匯倒賣者提供了足以值得鋌而走險的美麗空間。

按當(dāng)時商品供應(yīng)市場來說,基本上就是“得緊缺者得天下”,誰掌握緊缺物資,誰得外匯。而對那些僑眷有需求但國內(nèi)沒有或嚴(yán)重供貨不足的商品,一些地區(qū)如廣東、福建以及三個直轄市的華僑公司(商店)可以直接組織對外進(jìn)口。這就意味著,華僑商店既能收匯,又能付匯。任何東西,只要能夠雙向倒騰流通,就有可想象的空間。

就拿酒這種商品來說,可以說是全世界人民都喜歡的東西。對中國人更是如此,愛喝幾口不說,竟還能拿到文化的臺面上。據(jù)說喝的過程中,能對詩,能作文,能陪或被陪;喝好了,能交心,能做生意,還能一起洗澡;要是喝多了,能解憂,能發(fā)泄,能壯膽,還能罵或被罵,打或被打;甚至還能打出一種架,叫做“醉拳”。從古至今,多少事因酒而成,什么李白斗酒詩百篇,玄宗表愛長生殿。當(dāng)然,從古至今,因酒而亂的事也沒少發(fā)生,紂王酒醉摘星樓,除了意淫女媧娘娘,還猥瑣下屬的老婆,結(jié)果不但被打下課,還留下個助紂為虐的成語供后人奚落;近一點的也有,比如“我爸是李剛”,也是因為兒子喝酒開車去河大,肇事之后耍流氓,事態(tài)轟轟烈烈還上了國外報紙。

可是,在改革開放之初,酒是最緊俏的生活商品。想想也對,糧食都不夠吃,拿什么釀酒?緊俏就要計劃供應(yīng),要喝就得憑票。而且所有商品的價格都是國家說了算,私漲1分錢就是擾亂經(jīng)濟(jì)秩序,更別說買東西時砍價了。所以,再有錢,沒指標(biāo)也只能感慨沒口福。而所謂的票就很有學(xué)問了,當(dāng)時國家為了吸收外匯,鼓勵國外的華僑、港澳同胞給國內(nèi)親人寄錢改善生活,搞出了僑匯券。比如國外寄來100美元,就可以在兌換人民幣的同時獲得25張僑匯券,糧票20斤,油票3斤。而當(dāng)時的茅臺酒價格是:8元+ 120張僑匯券。

喝酒不容易,想喝中國名酒更是奢侈無限。因為名酒在一般商店根本就買不到,只有大城市特設(shè)的華僑商店里有賣,還需要為數(shù)不少的僑匯券才行。

我們可以通過酒來管窺一下當(dāng)時的緊俏商品的價格(見表一)。

表一1986年名酒零售價格再加收僑匯券的規(guī)定

茅臺酒54度500克乳白瓶彩盒8元收僑匯券120張五糧液52度500克麥穗瓶彩盒5.8元收僑匯券 80張瀘州特曲60度500克白方瓶彩盒4.8元收僑匯券 60張古井貢酒58度500克異玻瓶彩盒3.4元收僑匯券 40張劍南春60度500克蓮花瓶彩盒元收僑匯券 40張郎酒54度500克乳白瓶彩盒3.4元收僑匯券 40張全興大曲60度500克白方瓶彩盒3.4元收僑匯券 25張洋河大曲55度500克藍(lán)玻瓶彩盒3.4元收僑匯券 25張董酒60度500克異型瓶彩盒3.4元收僑匯券25張汾酒65度500克玻璃瓶彩盒3.4元收僑匯券25張西鳳酒65度500克玻璃瓶彩盒3.2元收僑匯券20張問題是,還有很多沒有僑匯券的老百姓呢?他們不可能不想喝點名酒吧?怎么辦?

這里面就發(fā)生故事了。

高建明就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

高建明的父親是一個普通的工人,過去最講究的“成分”那是沒得說,但家里沒沾上什么好成分的光,日子過得一直比較緊。他平時就很愛喝點小酒,一喝了就開始教子:對著高建明大講什么一技安身、信義立命的道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