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這中間還有別的學問。譬如,為何一個喜歡說教和“冷處理”的總裁身邊,副總裁常常都是清一色的“和事佬”呢?
李:還真是如此,我身邊的副總裁常常扮好人,我則常常扮惡人。
吳:哈哈,我這里再深入展開一下。一個喜歡指揮的總裁,他身邊的副總裁會覺得安全嗎?一個覺得自己隨時可能會被公司“炒魷魚”的副總裁,會敢于批評自己的下屬嗎?
李:感覺先生說得很有道理,但是還是有點不太明白。
吳:不急,慢慢來,背后的原因和解決之道,我們在以后的談話中慢慢聊。我們再回顧一下前面的話題。父母是如何得到3歲的天才的?不就是“只關注不指揮”嗎?孩子的事情是孩子的,孩子的事情是屬于孩子的世界的;孩子自己的世界是孩子全部尊嚴的所在,是孩子全部人格和力量的所在,絕對不允許外面任何人染指。而父母只要持續(xù)關注、持續(xù)鼓勵,保持孩子的激情和主動性才是重中之重啊。
李:這樣一說,我就明白了,得人心的妙法就是“只關注不指揮”。這樣,就能得到對方整個人。如果指揮對方,成功了是自己的功勞,而失敗了則是對方的責任,這樣的領導方法是不可能得到人心的。
吳:總結得不錯。不過,我們還可以拔高一點,幼兒的“只關注不指揮”,不就是關注人本身嗎?能否說,關注人才能得人心呢?
李:您的意思是說,總裁的說教和展望未來,關注的其實不是人,而是事。
吳:關注事并沒有錯,譬如總裁自己職責范圍的戰(zhàn)略思考,就必須同時關注人和事。錯誤在于,當我們想從他人身上獲取事情的結果時,我們常常把對方物化,只要結果,并不關注人本身,所以就認為指揮是天經(jīng)地義的。
李:我明白了,如果我們想從員工身上得到某種結果,就必須關注這個人。就如我們要幼兒學會語言和直立行走,就必須“只關注不指揮”。
吳:不錯。補充一點,公司想從員工身上得到某種結果,如果任務非常簡單,則很多方法都可以奏效,但如果是創(chuàng)造性的任務,則只能關注人。
李:看來,對于高管,對于業(yè)務骨干,只能通過“只關注不指揮”的領導方法了。這樣說來,管理不就非常簡單了嗎?“只關注不指揮”就可以了啊。
吳:李總現(xiàn)在明白為何許多公司高管流失嚴重的根本原因了吧。
李:我明白了,根本原因就是總裁指揮的緣故。
吳:對,這就是我的核心觀點,總裁的原罪就是指揮!當年李東生請教杰克?韋爾奇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怎么讓高管團隊持續(xù)地保持創(chuàng)業(yè)激情”,您現(xiàn)在知道答案了吧?
李:就是“只關注不指揮”!
吳:我前面說的是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并沒有說明父母之間的關系,在對孩子“只關注不指揮”的過程中,父母之間又是何種關系呢?要知道,父母除了關注孩子之外,還有許多工作要處理。高管就如父母,高管之間的關系就如父母的關系,所以,李東生的問題其實包含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高管和中層的關系,二是高管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組織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只關注不指揮”是一個系統(tǒng),而非一個簡單的技巧。
李:這確實是一個系統(tǒng)的問題。
吳:還有一個大問題是關于組織模式的。其實家庭也是一個既有投入又有產(chǎn)出的組織,家庭本身就是一種組織模式。組織模式千差萬別,所以家庭也就千姿百態(tài)。公司也一樣,公司的存在也依賴于一種組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