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有付諸行動的,清朝的恭親王溥偉就與前陜甘總督升允相勾結,在俄國人的支持下,秘密在蒙古等地籌備武裝叛亂。溥偉在青島又與肅親王善耆等人組織“宗社黨”,在日本“黑龍會”的支持下大搞復辟活動。
當然,這些人或者只是放放“嘴炮”,或者只是小打小鬧,都不足以成氣候。何況袁世凱在位時,他出于自己的野心,也不會允許這群復辟分子胡鬧。但在袁世凱死后,復辟派突然因為“府院之爭”而得到了一個絕佳機會。抓住這個機會并一手導演復辟丑劇的人就是張勛。
張勛早年跟隨袁世凱小站練兵,是時聲名不顯。在辛亥革命時,他駐守南京鎮(zhèn)壓革命黨人,后不敵退到徐州,因此被垂死的清朝政府授予兩江總督、南洋大臣兼江蘇巡撫之職。為了報答朝廷的“恩寵”,這位出身北洋系的將軍在民國建立以后還留著那條滑稽的辮子,而他手下那支軍隊也是人人留著辮子,因此綽號“辮子軍”,他本人也得到了一個“辮帥”的綽號。
張勛有軍隊,而且也有列強支持。德國一方面對住在青島的溥偉等遺老遺少給予暗中支持,另一方面希望張勛能借復辟阻止中國對德參戰(zhàn)。有了德國為后盾,張勛實力大增,更是有恃無恐。1917年5月,他借黎元洪免段祺瑞職的機會,糾集北洋系的各省省長、督軍代表在徐州開會,鼓噪倒黎。各省代表和段祺瑞為了達到倒黎的目的,不惜對張勛的復辟主張采取默認甚至暗中支持的態(tài)度。緊接著,安徽、河南、浙江、奉天、陜西、山東等省宣布獨立,焦頭爛額的黎元洪不得不在6月1日請張勛入京“調?!?。
黎元洪此舉純屬引狼入室。張勛一接到邀請,就立刻興沖沖活動起來,帶著數(shù)千辮子軍浩浩蕩蕩進京。京城一時萬人空巷,市民爭睹那群在戲園子里才能見到的古怪旗幟的辮子軍。張勛一到京,就向無兵無勢的黎元洪提出解散國會等調停要求。黎元洪弄巧成拙,只好在張勛的刺刀下簽署了解散國會的命令??偨y(tǒng)解散國會是違憲之舉,黎元洪無法自圓其說,威望一落千丈。
這正中張勛下懷,在“搞臭”了黎元洪,并去掉了那個礙眼的國會以后,張勛于6月28日與康有為等人在北京密謀復辟。6月30日,張勛將北京城中的軍警界要人召集起來,強迫他們在支持復辟的文書上簽字,然后換上前清的頂戴花翎,直奔紫禁城奉時年11歲的宣統(tǒng)皇帝溥儀重新登基;又大封群臣,以黎元洪為一等公,徐世昌、康有為為弼德院正、副院長,張勛、王世珍、陳寶琛、梁敦彥、劉廷琛、袁大化、張鎮(zhèn)芳為內閣議政大臣,張勛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馮國璋為兩江總督、南洋大臣,陸榮廷為兩廣總督,各省的督軍一律改稱巡撫。張勛振振有詞地表示:“民國成立以來,紛擾不絕,生民罹涂炭之苦,皆由共和不適于中國?!鼻扒宓倪z老們也彈冠相慶,紛紛入京“共襄盛舉”。一時間,北京城中拖著辮子的老朽滿街亂走,煞是熱鬧。
張勛那群人高興得太早了。黎元洪于7月1日發(fā)出通電,誓不承認復辟,請副總統(tǒng)馮國璋代行總統(tǒng)職權,并重新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要求北洋系各大軍閥出師討伐張勛。黎元洪在2日躲進了北京東交民巷日本公使館,脫離了張勛的控制,自此也從民國政壇上暫時銷聲匿跡。
段祺瑞一直在天津坐山觀虎斗。在張勛宣布復辟以后,段祺瑞倒黎的目的已經達到,而張勛也自己搞臭了自己,段祺瑞立刻于7月3日發(fā)出討逆通電,宣布“既已服勞民國,不能坐視民國之顛覆分裂,而不一援。”7月4日,段祺瑞在天津誓師,討逆軍兵分兩路進軍北京。而在南京的馮國璋也于7月6日宣布“代理”大總統(tǒng)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