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到了公元1902 年,這時,張錫純已經(jīng)42 歲了。當時,張錫純的身份還是一個教師,具體的上課地點我們都給探訪到了,是在他家鄉(xiāng)北面的劉仁村,這里是張錫純外祖父家的所在地。
我們現(xiàn)在不知道他都教了哪些學生,大家的考試成績?nèi)绾?,校外活動搞得如何,但是我們知道學生們一定是很佩服他,為什么呢?因為他在教學的同時,另一個主要業(yè)務是救人。
這不,這年春天的一個半夜,張錫純剛剛睡下,突然有人來叩門,聲音在夜里顯得格外地大。張錫純心里一驚,這個時候叩門,一定是誰有急事了,于是趕快爬起來,開了門。一看,是自己的表弟劉銘軒。只見劉銘軒滿頭大汗,面色驚慌,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
原來,這位劉銘軒有個6 歲的孩子,就在幾天前,開始出麻疹,本應該服藥,但是小孩子嫌藥苦,一吃就吐,家長心疼,于是就沒有請醫(yī)生,也沒有告訴張錫純。到了今天晚上,這個孩子突然開始大喘不止,“有危在頃刻之勢”,看上去可怕極了,這下家人全都慌了,嚇得劉銘軒立刻來請張錫純了。
張錫純一聽,抓起衣服,隨著這位表弟來到了他家。
一進家門,所有的人都問:“您快給看看吧,這孩子還有救嗎?”
張錫純一看這孩子,也倒吸了一口冷氣。原來,此時這個孩子不但是喘息急迫,同時精神已經(jīng)恍惚,肢體躁動不安。
那么,這個孩子還有救嗎?張錫純能夠想出救治的辦法嗎?他又會使用什么藥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