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一個孕婦,患了霍亂。大家不要害怕,在中國的古代,只要是上吐下瀉的傳染性疾病都叫霍亂。這位孕婦吐瀉了一個晝夜,病雖然好些了,但是卻流產(chǎn)了。
此時患者的情況非常不好,是“神氣頓散,心搖搖似不能支持”,這不是心理問題,而是人確實虛了。這個時候,家屬就馬上派人去請張錫純。
等張錫純到了患者家里,這個婦女的狀態(tài)已經(jīng)瀕危,“殮服在身”,
家里已經(jīng)按照死亡處理了,連殮服都給穿上了,并把她從床上給抬下來了。
患者的家屬此時已經(jīng)覺得不用治療了,反正也快死了,再等等就入棺材了。
張錫純急了,說“一息猶存,即可挽回”。你們著什么急啊,我還沒治療呢怎么就裝棺材了?
于是,他從患者家里找出點山萸肉,大約六錢,熬湯,給患者服了下去。馬上,患者就有了反應(yīng),呼喚她能回答了,呼吸也開始明顯了一點。
張錫純立刻讓患者家屬去買山萸肉二兩,生山藥二兩。
患者家屬飛奔而去,不久就把藥買了回來。
張錫純把藥全部放入鍋里,熬了一大碗,然后一點點給患者灌下去。
結(jié)果,這個患者的神氣很快就恢復(fù)了。
此時,張錫純告訴患者,每天用生山藥一兩,熬粥喝。就這樣,這個婦女被救過來了。
山萸肉和山藥,都是平常之藥,都是藥食同源之品,但是,在張錫純手里,就愣是把它們變成了治療危重病癥的大藥。藥都是平常之物,但是用藥之手,卻實在是不平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