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還需要什么樣的電影(10)

我們需要怎樣的電影 作者:唐麗君


鈕承澤:這個問題我很有感受,可以分享一下我在臺灣的經(jīng)驗。大家說臺灣電影很不景氣,臺灣人都去電影院看好萊塢電影,所以這個是很難的。導(dǎo)演拍一個電影之后不知道怎樣上片,可以不可以上片。因為我有比較完整的經(jīng)驗,演電影、做電視、做電影,我的狀態(tài)就是我主動出擊,我全面地參與,所以從構(gòu)思劇本、拍戲、發(fā)行,我是全面參與,就想怎么樣創(chuàng)造出聲音,怎么樣制造一些狀態(tài)讓媒體樂于報道,從而讓市場對這個片子有所期待。我的第一部電影《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上映的時候,在全臺灣做了15個拷貝。大家覺得我瘋了,因為一般整個臺灣只有兩個拷貝、四個拷貝,我記得票房做到四百萬臺幣,大家都恭喜我,其實我想賣五百萬臺幣。我覺得雖然全球化浪潮非常嚴重,但是都是別人的語言、別人的文化,觀眾對于講我們的文化、我們的語言一定有苛求的,只是我們怎么樣給他,我覺得我的觀察得到了驗證。我做《艋舺》,鼓舞我去尋找合作伙伴,并且透過他們的發(fā)行也許我可以多增加幾個放映場次,萬一第一個票房不好,也還可以看一下后面會不會有起色,所以要到了賀歲片的檔期。但是我必須要有一個大片的規(guī)模和氣勢,我可能取得什么樣的票房,然后我往回推:如果我有這樣的期待,我能夠承受的最大風險在哪里,就是我最后需要的資金。最重要的是我從那天開始思考我上片的時候所需要的所有營銷策略。我們也不放棄原本傳統(tǒng)電影或者是傳統(tǒng)大片應(yīng)該有的規(guī)格,比如說我們選擇在戛納電影節(jié)宣布我們要開拍的計劃,其實就是一個宣傳手段,因為那個時候我也不是吳宇森,我們根本不可能取得資金,我完全是為了滿足媒體,讓大家對這個片子產(chǎn)生期待和關(guān)注,然后我們不斷地制造話題,讓媒體報道。臺灣是很小的地方,因為我們不斷地制造聲音,制造市場期待,所以在上片之前已經(jīng)有120個拷貝。上片之后因為第一天票房就很好,便不斷地追加,最后有161個拷貝,這是個讓人非常興奮的例子,所以我覺得就是主動出擊,對市場要觀察,你要制造戲院對你的期待,制造觀眾對你的信心。

觀眾提問:您剛才說的,您需要的電影是要有植根于中國文化的電影,那么可以不可以舉一些例子,哪些中國的電影是有中國的文化,中國元素是植根于本土的電影?

何 平:我們在座的五位導(dǎo)演拍過的電影都是。

鈕承澤:我覺得《艋舺》是一部。

彭浩翔:除了《艋舺》之外,我覺得我之前所有的電影都蠻符合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

吳宇森:《赤壁》,其實當我這個戲在歐洲放映的時候,導(dǎo)演說有一個現(xiàn)代的元素:踢足球。其實我自己考證過歷史,曹操是利用蹴鞠來練兵的,我只是想讓他們知道足球是起源于中國的,可以去世界足球聯(lián)盟調(diào)查一下,他們在十年前已經(jīng)證實了足球是在中國起源的。我只是用一個不一樣的手法來表達我們本土的文化。

何  平:因為時間原因,我們今天的論壇就到這里結(jié)束,謝謝大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