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禪的意境是每個人都具有的潛力,但簡單介紹一下禪在亞洲發(fā)展的過程,還是會對大家有所幫助的。亞洲便是禪發(fā)展到極致的區(qū)域,它已經變成了一種文化運動,影響力滲透到社會各個階層,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
禪化運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五百二十年左右,當時那位面目猙獰的印度圣者--禪宗始祖菩提達摩來到了中國。雖然佛教在耶穌時代(公元六十五年)已經傳入中國,但達摩東來仍然具有特殊意義,因為他帶來了一種獨特的精神修持方法。他認清了文字、觀念和思想的局限性,而創(chuàng)新地運用了寂靜的威力。如同禪者所言,禪是一種“教外別傳的方法”。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了解禪是佛道結合之后的產物,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禪汲取了世界兩大文明古國--中國與印度--的文化精髓與豐美的內涵。在后期的發(fā)展中,禪又融合了日本文化的特質及風格。如此一來,印度的精華、中國的精華以及日本的精華,全都獻給了“禪化運動”。禪在哲學架構上承接了佛家的中觀學派,但是它的活力、幽默、美及整全的作風,卻來自于道家。最后一個元素(整全性)使得禪脫離了其他的精神傳承而獨樹一格,在整部人類史上,我們從未見過像禪這樣能將圣潔與庸俗完美整合在一起的方法,也從未看過像禪一樣能將精神與物質之間的鴻溝用藝術形式來銜接的奇跡。如同布里斯所觀察到的,“當圣潔與污穢真正平等時,我們就有禪意了”。
禪是中國人心靈的產物。但首先我們要了解,中國人是非常務實的一個民族。一般說來,中國人不像西方人具有一種超越世俗的理想,他們也不特別提出形而上的問題。曾經有人問過孔子關于死后的事,他的回答是:“不知生,焉知死?!边@個答法是中國人典型的一種想法:它不是推測性的而是實用的,它有一種實事求是的生命態(tài)度。它并不特別關切世界是否有一個造物主,來生是否存在,或者有沒有一個超自然的存有在運作世間的事。禪主要著重的就是眼前的生活質量,因為我們永遠活在當下的生活里。
西方觀念里的宗教在傳統(tǒng)的中國從未出現(xiàn)過。當然,一般的老百姓還是會去寺廟走動,但是他們去寺廟通常都有實際的目的--預卜未來、祈求身體早日康復、祈禱事事都能成功。中國民間宗教的神至少超過兩百個,但這并沒有讓中國人變得富有宗教情操,因為這些神是用來服務人類的,并不是讓人臣服于下的一種超然的存有。如同神學家漢斯·昆(Hans Kung)所觀察到的,中國的民間宗教只是一種純功利主義式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