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我生活在加州遠離硅谷的好萊塢。在職業(yè)生涯的前半段,我曾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節(jié)目制作人,也曾是獨立編劇、小說作家,但我的工作重心基本都在電視節(jié)目上。我曾參與創(chuàng)作了新聞紀實片、故事 片、戲劇和音樂片,也有幸和這個行業(yè)最有創(chuàng)意的一些人一起工作,比如一生傳奇的邁克·華萊士(Mike Wallace)。如果你了解電視節(jié)目,就知道干這一行必須面對此起彼伏的高潮和低谷,而我的低谷則更多。但是我見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并且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如何清晰地、令人信服地闡述觀點。
1987年,我和老朋友本·羅森(Ben Rosen)有過一次促膝長談,正是那次交談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和羅森相識于斯坦福大學,那時候羅森正在攻讀電子工程學碩士學位,而我在演講與戲劇系。一個工程師和文藝人的結識起緣起于一個女孩,一個我們同時在追的女孩。雖然我們對這個女孩的熱情很快消退,但我們倆卻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羅森一直通過電視關注我,他很清楚我對交流方法頗感興趣。同時,作為康柏的董事會主席,他也很清楚這家龐大的電腦公司面臨的問題:CEO羅德·肯尼恩(Rod Canion)管理才能卓越,卻一直沒能形成一種輕松、有效的演講風格。
羅森打電話給我,把這個難題拋給了我: “肯尼恩正在努力克服演講的弱點。也有一些這方面的專家指導過他,但效果并不明顯。你有興趣飛來休斯頓,告訴肯尼恩一些你對交流的看法嗎?”
這個挑戰(zhàn)激發(fā)了我的興趣,但是也讓我有點猶豫,畢竟我對商業(yè)不是很了解。但是,羅森在最后給了我一個不同尋常的回報: “康柏剛生產(chǎn)了一款很受歡迎的筆記本電腦。我看你還在用那個老古董,不如我用我們的新筆記本來換你的演講指導怎么樣?”當時,我剛剛用自己那臺笨重的老式康柏筆記本電腦完成了第二本小說的初稿,正覬覦著這款外形漂亮但價格不菲的新品,聽到這個提議,我立刻就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