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悲哀的一生或許可以這樣描述:①幾乎每天都在不重要的事情上省小錢,為了省小錢不惜浪費時間,從而個人和家庭創(chuàng)造財富的時間減少了,提高單位時間效率的努力也減少了,當然在當今的社會分配體系下,所獲得的財富也必然不會多。②在重要的事情上浪費大錢,比如買房、投資股票這種非常重要的事情,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去了解市場、分析市場、掌握規(guī)律,從而在這類大大事上比社會精英消耗更多的金錢,成為為市場輸送利益的人。多年來辛辛苦苦省下來的小錢,消耗在這些大事上還不夠,所以需要在后續(xù)的生活中繼續(xù)省小錢,惡性循環(huán)由此形成。③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發(fā)現(xiàn)時間很值錢,但已經(jīng)來不及了。比如在自己或家人生了大病的時候需要用很多錢去換取生命時間的延長,而且如果有足夠的錢確實可以治好疾病或者有效延長生命,這時才知道時間的重要性,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錢不夠。這是何等的悲哀。
自己的時間是唯一的,別人的時間是可替代的
對一個單獨的個體而言,自己的時間是不可再生的,唯一的,而別人的時間則一般是可代替的。
自己的任何一秒鐘的時間都是唯一的,逝去了就不再回來,浪費了就沒有了,利用了就會有相應的財富積累。
其他人幾乎都是可以代替的(除了親人和少數(shù)自己重視的人),一件事交給甲去做和交給乙去做,只要能取得相同或接近的效果,對你來說其實是一樣的。
我們?yōu)槭裁磿X得我們的親人或我們重視的人的時間更值錢,因為他們的時間對我們而言,也是唯一的,是不可替代的,或是可替代性很差,我們愿意支付很高的價格“購買”他們的時間。比如有人愿意花上百萬美元和巴菲特一起吃一頓午餐。
我們?yōu)槭裁从X得普通人的時間不值錢,因為他們的時間對我們而言可替代性很強,只要能完成某一件事,花誰的時間都一樣,這類時間我們可以輕易換取,因此我們只愿意支付很低的價格“購買”他們的時間。比如絕大部分人都只愿意花幾塊錢、十幾塊錢或幾十塊錢去理發(fā)。
浪費別人的時間就是隱性的“謀財害命”
人在工作中創(chuàng)造財富,一個人勞動的時間越多,單位勞動時間的效率越高,創(chuàng)造的財富就越多,理論上和一般情況下,財富創(chuàng)造者能夠分配到的財富也就越多(當然,絕大部分情況下,創(chuàng)造者不可能分配到他所創(chuàng)造的所有財富,而是分配到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
一個人的勞動時間,可以轉化為財富,更高效率的勞動時間,可以轉化出更多的財富。一個人的生命更是那有限的時間所組成的。時間如果被浪費掉,可以理解為創(chuàng)造財富的時間被浪費了,或是生命的時間被浪費了,因此浪費時間就是隱性的“謀財害命”。
如果你自己浪費自己的時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無異于變相燒錢和慢性自殺,因為被你浪費掉的時間原本可以用來創(chuàng)造財富或充實生命。
同樣道理,如果別人浪費你的時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無異于變相搶錢和慢性謀殺。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明意識或潛意識中,喜歡能夠幫我們節(jié)約時間、提高時間效率的人,而討厭那些浪費我們時間、降低時間效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