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慈藹地笑了笑,高興地點了點頭。唉,沒錯,他同意,我的心靈簡直已經(jīng)不可救藥地失控了,可我就是沒注意到這點?,F(xiàn)在,我已經(jīng)開始注意到了,這是個好兆頭。用扎西喇嘛的話說就是“改變已經(jīng)開始了”。
在禪修中心應付食物管理,其實跟在其他餐廳干活沒什么區(qū)別。我在大吉嶺的廚房里轉了轉,到處都是熱氣、臟亂、容易變質(zhì)的食材,還有永遠在馬不停蹄地趕工又不好打交道的二把刀員工,等等。有什么區(qū)別?區(qū)別就是觀察你的起心動念。我先管好自己。我,觀察自己的心念,不管你的。你的心念跟我沒關系。重要的是不要制造傷害,學會變得有幫助。而且不僅在方便的時候這樣做,時時刻刻都要注意。我發(fā)現(xiàn)這場從氣憤到慈悲的旅程,我是一小步一小步往前走的。
解開憤怒的結就像做一頓復雜的飯一樣,即使一個人了解所有的技巧,也在工作間里準備好了所有菜譜和原料,還是需要按正確的程序完成整個烹飪過程,小心翼翼不要做錯任何東西。你不能就那么想象一下一桌子菜,說一說,然后這桌菜就做好了,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即使你做出了一頓復雜而完美的菜肴,或找到了憤怒的根源,下一次還是得按部就班,一步步來。再下一次也是,下下次還是。
今天早課論法的時候,我只遲到了5分鐘,其實我完全可以再賴一會兒床,因為我到的時候還沒有人呢。西藏老師可能會早到5分鐘,也沒準會遲到1個小時。興致一來,他們可能會拖堂3個小時,有時候也沒準跟你把酒徹夜暢談。我見過的西藏人身上都有一種狂野不羈的能量,無法預測。這種能量能把你活活地拽回來,跟他們一起存在于當下。
今天的這個西藏人是個年輕的堪布,堪布在藏語中是學者的意思。他6歲便離開了西藏,在錫金的隆德寺長大,也是在那里受的教育。他的翻譯是一位戴眼鏡穿紅色藏袍的英格蘭僧侶。他跟隨堪布周游各地,對演講周圍的所有細節(jié)都吹毛求疵,折騰半天才把蒲團弄好,把茶壺放好,把講臺都布置好。
從堪布開始講話,我就一個字都聽不懂,我甚至連翻譯都聽不懂。堪布的聲音很順暢,就像河水一樣酣暢地流淌。但等英國人翻譯的時候,我都記不得之前說過什么。他談到了空,我努力地聽,但那些文字意思混亂,好像是關于四種極端,超越空性是也不是,不是也是,超越并非是或不是,不是也是,還超越……
我靠著后墻坐在那兒,掙扎著沒睡過去,這肯定不光是因為我剛吃完感冒藥會渴睡。我收回之前說過所有關于西藏人不可預測的狂野能量的話。
“所以,自我,”迷迷糊糊的時候,我聽到有人提問,馬上一個激靈醒了過來,“就像天氣一樣?”我睡了多久?他們怎么從空性扯到天氣上來的?
“天氣每分每秒都在變化,所以你其實沒辦法準確定位什么情況是真實而確定的,但它又在那里,真實地發(fā)生著。不斷變化,變幻不定,這是一種進行中的、無常的東西。是這意思嗎?”
那個英國人把問題翻譯了過去,堪布又開始說啊說,等他的問題被翻譯成英文的時候,我又會周公去了。我不太確定,但我好像聽到堪布說是的,就是這樣的。自我就像天氣一樣,變化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