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傳記片為何屢屢得獎?(7)

你的,大大的壞 作者:周黎明


這么說是不是表明美國人都很大度,不在乎人家說壞話?也未必。人都愛聽好話,“忠言逆耳”是理論上站得住、實際上行不通的大道理?!稌r尚女魔頭》拍攝時,時裝界所有名人均拒絕上鏡。這么愛出風頭的行業(yè),居然沒人想沾電影的光。大家心知肚明,這個所謂的虛構故事是以真人為基礎的,而這真人便是Vogue主編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是個得罪不起的人,除非你不想在這圈子混。

安娜的反應又如何?她身穿普拉達參加了影片的首映式,還大談影片極具娛樂性,斯特里普的表演如何精彩?!叭魏斡兄跁r裝行業(yè),讓它有趣風光的,對咱們行業(yè)都是有利的,我會百分之百支持?!边@話有著很高的技術含量,言下之意:“丑化我沒關系,只要對整個行業(yè)有利,我愿意犧牲自己”,結論:多么高尚的品德,多么大度的氣概!誠然,她私底下一定咬牙切齒。據(jù)陪同的好友透露,她看完影片便竊竊私語:“這片會馬上落畫,直接進入影碟市場?!边@是她的詛咒,只是咒反了。

《穿普拉達的女王》不是傳記片,原作屬于小說,理論上安娜女士生氣歸生氣,打不贏官司的。當然,擱在中國,連小說也會寫出官司來,現(xiàn)實人物哪管你虛構不虛構,會積極對號入座。相對于小說,影片刻意淡化了原型,我想不是因為害怕安娜,而是覺得沒必要——這位時尚皇后對于電影觀眾不見得有多大知名度,起碼遠不如扮演者斯特里普吧。斯特里普決定不模仿安娜的英國口音,不模仿她的舉手投足,連著裝造型都另起爐灶,僅保留了小說中米蘭達的一些口頭語,也不知這些是否抄襲人物原型。按照斯特里普的說法,影片沒有小說那么刻薄,或許這是安娜大度的一個原因;但反過來,影片的影響力大于小說,對于那些一知半解的觀眾,安娜·溫圖爾就等同于米蘭達·普里斯特利。(有趣的是,小說甫出版,紐約的女性書評人多半譴責作者忘恩負義。)

馬克和安娜的低調回應和高調大度,在我看來主要是社會環(huán)境決定的。這事如果發(fā)生在專制社會,他們作為當權者豈能容忍這般侮辱?采取法律手段都算是文明的了,說不定讓作者生不如死,更不會有電影版問世。說到這里,看官會問:難道言論自由就得保護各種不實之詞、甚至造謠誹謗嗎?其實,一切都是相對的,言論自由多了,造謠誹謗的空間也會相應擴大;反之,若是杜絕造謠誹謗,正常言論也會緊縮空間——一切在于分寸。美國的慣常做法是,名人享受的言論保護要少一些,其內在邏輯是,你是名人,前提就是有很多人關注你、談論你,你當然無法保證所有談論都是正面的、贊美的。況且,法律不能左右人家的評論,以前有一個例子,說你罵美國總統(tǒng)是笨蛋、混蛋都沒問題,因為那是你的評判。但你不能罵他是小偷,因為那屬于事實陳述,除非你有證據(jù)證明他偷了東西,否則那就是誹謗。當然,一般人說政客是小偷,并非指偷了錢包什么的,而是盜竊信任等抽象的東西。

嚴格說,上述兩部影片都不能算傳記片,只能算是取材于真人真事。傳記片的標準是盡量完整呈現(xiàn)人物的一生或者一生中的關鍵時期。電影業(yè)對傳記片的真實性要求略高些,但也不盡然。影評人羅杰·伊伯特在為《黑罪風云》(The Hurricane,又譯為《捍衛(wèi)正義》,1999)辯護時說:“從故事片中尋找一個人的真相,就如同從寵愛他的奶奶那兒了解真相……該片不是紀錄片,而是一個寓言。”這部關于拳擊手魯賓·卡特的影片在很多地方改動事實以美化主角,包括把他的對手描寫成有種族歧視傾向并以此贏得比賽,結果惹起爭議,最終庭外和解,估計賠了一筆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