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在人類心靈中并生根發(fā)芽的每一粒思想的種子都會綻開花朵,并遲早會結下機遇與環(huán)境的果實。美好的思想會結出善果,卑劣的思想會結出惡果。
外部環(huán)境也會塑造人類的思想世界。無論是舒適的還是惡劣的外部環(huán)境,都是塑造個人優(yōu)點不可或缺的因素。要么有所成,要么咎由自取,個中的酸甜苦辣,都要由我們自己來細細品嘗。
最終,人要在生命的外部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理想與抱負。在這一過程中,他要追隨自己內心深處的期待、理想與思想,并甘愿為之奮斗。在這一過程中,他可能會鬼迷心竅,也可能會咬定目標并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生長與調整的規(guī)律無處不在。有的人深陷貧困或者鋃鐺入獄,不是因為命運艱難或環(huán)境嚴酷,而是由于其卑劣的思想和低俗的欲望在作祟。僅有外部力量的壓迫,一個心靈質樸的人不會突然犯下惡行。罪惡的思想是在心靈中長期滋生而成,并在適當?shù)臅r機迸發(fā)出其積蓄已久的力量。環(huán)境并不能鑄就一個人,它只能使自己更好地認識自我。只要沒有邪惡的動機,環(huán)境也無法使人深陷罪惡。同樣,只要志存高遠,我們便會到達高尚與幸福的彼岸。因此,人作為思想的主宰者,是自身的塑造者,也是環(huán)境的改造者。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人便具有了自己的心靈。人世間的磨礪,使心靈融合了各種環(huán)境條件,它是純潔與污穢、力量與弱點的表現(xiàn)。
人生在世,重要的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成為什么。人的閃念、幻想與抱負無時無刻不會遭遇阻礙,但其心底的思想與欲望,不管其是正義還是邪惡,都有堅實的后盾。人的真正障礙只有自己。思想與行為是命運的獄卒,它們卑劣無比,因為它們將你囚禁;思想與行為也是自由的天使,它們無比高尚,因為它們使你獲得自由。
人并不會因希望與祈禱而得到他所想要的。他的希望與祈禱只有與他的思想和行動相符時,才能得以實現(xiàn)。
基于這一事實,那么“與環(huán)境作斗爭”意味著什么呢?它意味著,人們厭惡一種結果的同時,內心深處又對這一結果產生的原因難以釋懷。
這一原因的存在形式可能是一種有意識的罪惡行為,也可能是一種無意識的軟弱表現(xiàn)。但不管以何種方式存在,它都難以喚起人們的努力,難以激勵人們采取補救措施。
人們都迫切希望改善周圍的環(huán)境,但自己卻不愿意作出任何改變。因此,他們很難有起色。勇于自我批判的人一定會實現(xiàn)自己一直追求的目標,這一道理千真萬確。即便是那些僅以積攢財富為唯一目標的人,也必須在實現(xiàn)自己目標之前作出巨大的個人犧牲。因此,要擁有美滿的人生,人們要付出更多。
有一個人,他極為貧窮,急切盼望自己的周圍環(huán)境與家庭條件得到改善。然而,他卻消極怠工,并認為他這樣做是天經(jīng)地義的,因為雇主給他的工資太低。這樣的人連最基本的成功原則都不明白。因此,他不但不會擺脫貧窮,而且還會由于自己的懶惰、欺騙和思想消極而陷入貧困交加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