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jié) 太極拳的分類及境界說(3)

國學與太極拳:中國人必修的文武之道 作者:藍晟


3. 太極拳推手的特征。

太極拳推手本身是門內(nèi)訓練的一種途徑和過程,但是,近代以來,道統(tǒng)失真,這種門內(nèi)訓練的手段,卻成為社會上對太極拳的一種特殊稱謂(以為這就是一種太極拳,甚至認為有些事情推來推去就是在打“推手”——好像在推卸責任或不進行認真的交流)和表層認知,甚至還出現(xiàn)了以推手水平的高低來作為衡量太極拳水平高低的標準。這其實是對太極拳最大的誤解。先不說太極拳推手是門內(nèi)(真正太極功夫界)訓練的一種途徑和階段性過渡的方便法門,我們先根據(jù)現(xiàn)階段的推手認知一下太極拳的存在形態(tài)。

特征一:用蠻力推手。目前流行的太極推手比賽就是這種存在形態(tài),講究力大推小力,以落地生根和不被推出圈外為衡量功夫高低的一種手段,這就把本來是師兄弟之間的訓練途徑變成了衡量太極功夫高低的標準了,降低了太極拳的文化內(nèi)涵,完全背離了“不用力”、“無力打有力”的太極技擊原則。

特征二:用神意氣推手。在一些老前輩或者某些推廣太極拳功夫者的視頻中,有些人把徒弟或配合示范者,打得騰空而起,很多人感到很神奇,認為這就是太極拳高手的境界,這就是“凌空勁”;但是,某些知道內(nèi)情的人,則對這種情況嗤之以鼻,認為是徒弟或示范者的配合,因為一些有蠻力或者門外漢和這些示范者推手,則出現(xiàn)不了這種神奇的狀況。以上兩種認識,實際上都很偏頗。因為他們把師徒之間用神意氣方式推手當成功夫高低的衡量標準了。神意氣推手,亦是一種訓練途徑,是幫助對方把內(nèi)氣和外氣融通,使周身變成整體的一種方略,并不代表推手的全部,只是階段性的訓練的內(nèi)容。

特征三:用陰陽互濟方式推手。太極拳真正的推手,不是“四兩撥千斤”,也不是打敗對方的太極技擊,而是太極拳內(nèi)門(內(nèi)部)一個階段性的訓練途徑,是感知地心吸力,體驗“四兩拔千斤”,建立不用力的習慣,并使腰腿、步法、身法(松腰、松踝、松肩等松的功夫),抵達“無中之中,無向之向、無力之力、無法之法”的陰陽互濟境界的訓練方式,目的是讓神、意、氣等方面進入體察思維的境界——身知、氣知、意知、神知。

有了推手的基礎,才有繼續(xù)進一步進行穿手、散手訓練的本錢。

4. 太極拳的境界。

境界一:有為境界的太極拳。動作姿勢標準劃一,眼神、手法、步伐、重心、用法等要求得詳細認真,一招一式,甚至每一套拳的演練時間都有明確要求,此為有為境界的太極拳。此類太極拳,被太極拳明家稱之為太極操,但普及面最廣,社會影響最大,屬于體育運動的范疇。

境界二:有無境界的太極拳。實際上,進入了有無境界才算是功夫?qū)用娴奶珮O拳。有和無同修方為真正的太極拳。這里的“無”其實并不是什么都沒有,只是肉眼看不到。這看不到的“無”,傳統(tǒng)內(nèi)功太極拳稱之為神、意、氣,神、意、氣構(gòu)成了太極拳架的陰,動作姿勢和皮肉筋脈骨構(gòu)成了太極拳架的陽。陰陽含其中,太極拳有無境界始從。

境界三:無為境界的太極拳。太極拳架、內(nèi)功心法、太極道統(tǒng)融而為一,有化歸于無,萬法歸一法,把握動靜之機,知至至之,實現(xiàn)無拳架、無內(nèi)功心法、無意之中有真意。如何實現(xiàn)這種無為境界呢?必須是修煉具有無為智慧的太極拳,這樣的太極拳,體現(xiàn)了用自身本具的重量和地心吸引力,舍己從人的思維和實證,柔軟可變之流體、風體,進退往來之點、線、面、體和超立體等八門五步之“軟十三不敢粘”的精髓。這樣的太極拳,研修起來,在開始階段,好像是不可入,無門可進,不可思議,難以理解,但是,一旦進入,則無所不得,無為而無不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