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人從他們的哲學(xué)出發(fā),猜測出南方那個遙遠大陸的存在。中國人則按照自己的想象,描繪了一個終年不見天日的幽都。然而,直到20世紀初,人類才真正踏上了這塊縹緲而遙遠的亙古荒原。中國人登上南極大陸,則要遲至20世紀80年代。探險、科考等活動也帶來了各方利益的沖突,所幸的是,解決爭端的方向最終回歸和平利用南極?!赌蠘O條約》的簽訂和不斷完善,將和平與科學(xué)事業(yè)永遠帶給了這片大陸。
從猜測到探險
亙古荒原
南極洲,冰雪覆蓋,亙古蠻荒。
這里有著最獨特的原始自然景觀,有著與生命對立的冷酷的白色基調(diào),冰雪在這里唯我獨尊。它們擁有最大的數(shù)量和最高的權(quán)力。當白晝到來,太陽照耀冰原,反射光冷冰冰地將微不足道的熱量無情地拋向天穹。到了午夜時分,太陽仍不肯放棄,在大地的邊沿久久徘徊,好像是不愿意輸給這一片荒蕪的白色。沒有什么地方比這里的光明更多,也沒有什么地方比這里的溫暖更少。
那正是,讓陽光凝定在這里的漫長極晝。
另一些日子,這里卻變成世界上最長的黑夜,浩瀚的星群在天幕上宛若永明燈,華美的圖案來自幾百萬年、幾千萬年甚至更古老的歲月。這些永恒的圖案意味著什么?它們堅持以這樣復(fù)雜的符號告訴我們什么?或者說,它們在等待著什么?暗示著什么?或者是一則揭示萬物的終極寓言?人們期待著智者的揭示。
即便是那樣漫長的黑夜,其實并不呆板。它豐富得很,甚至超過白天,你相信嗎?那就是壯美的極光。以黃色、綠色、藍色或紫色等組成的恢弘光帶,從高空中傾瀉而下,好像銀河之水混合著天上的各種顏色澆灌到這塊冰原上。它有時呈帶狀,有時呈弧狀,有時則變幻成射線狀或火焰狀……它千姿百態(tài),變化莫測。它有時快速躍動,有時又像巨大的軟體動物在天空中緩緩蠕動。這是光的獨幕劇,光的舞蹈,不斷變換形象和步伐,展現(xiàn)出捉摸不定的驚艷之美。它到來之前,總是以更深的寂靜作為前奏,借以反襯極光的高貴和華美。在古羅馬的神話中,極光被稱做極地的神明,它的名字來源于拉丁文,意為“黎明女神”,能夠驅(qū)散大地上的黑暗,將人類的生活引向黎明。
早在19世紀,一位探險家第一次看到瑰麗的極光,激動極了,他被這絕美的大自然景觀徹底征服,在日記中感嘆:“幾乎整夜都是一幅南極光的美妙景象,時而像高聳在頭頂?shù)拿利惖膱A柱……以后又迅速卷成螺旋的條帶,時而這條帶仿佛就在我們頭上,總共不過幾碼高。當然,這一切都發(fā)生在接近地面的大氣層里,在我見到的種種景象里,再沒有比這更壯麗的了?!?nbsp;
事實上,太陽在100萬攝氏度的高溫中將自己的能量盡情地拋擲出來,日冕物質(zhì)掙脫太陽的束縛以超音速向宇宙的各個方向噴射。太陽的內(nèi)部和表面不斷進行著各種化學(xué)元素的熱核反應(yīng),產(chǎn)生無數(shù)帶電粒子,這些帶電粒子流,從外層空間疾馳而來,猛烈撞擊地球南北極高空的稀薄大氣層,將大氣分子激發(fā)到高能級,發(fā)出耀眼的光亮。于是,極地上空就像寬闊的電影屏幕,開始播放充滿激情的彩色圖像。極光具有極大的能量,可以達到幾千電子伏特。歷史記載,1859年,極光產(chǎn)生的感生電流使美國的電報員不使用電池就可以將電報從波士頓發(fā)送到波蘭。有時,一次極光的能量就可以超過北美的總發(fā)電量。而切換到美學(xué)角度來說,極光的出現(xiàn)也給寂寞的古大陸帶來了華麗的盛會和無限的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