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自卑(1)

內(nèi)心強大的秘密 作者:任憲寶


我總覺得,生命本身應該有一種意義,我們絕不是白白來一場的。

——席慕蓉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即個體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產(chǎn)生的消極情感。自卑的人總認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慚形穢,喪失信心,進而悲觀失望,不思進取。

也許我們忽略了這樣的事情,就是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殊不知,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有自卑心理,只是面對自卑每個人的態(tài)度不同,對人生的影響也不同。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分析學家A·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也提出了相似的觀點,即他認為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是出自“自卑感”以及對于“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阿德勒認為自卑感存在于每個人的身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他說:“因為我們都發(fā)現(xiàn)我們自己所處的地位是我們希望加以改進的,人類欲求的這種改進是無止境的,因為人類的需要是無止境的。所以人類不可能超越宇宙的博大與永恒,也無法掙脫自然法則的制約,也許這就是人類自卑的最終根源?!贝_實,作為人性的弱點之一,自卑存在于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它是人的生命進程中難以回避的情感癥結(jié)。

拿破侖·希爾講述了三個孩子初次到動物園的事:

“當他們(三個孩子)站在獅子籠面前時,一個孩子躲在母親背后全身發(fā)抖地說道:‘我要回家!’第二個孩子站在原地,臉色蒼白地用顫抖的聲音說道:‘我一點都不怕!’第三個孩子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獅子并問他的媽媽:‘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事實上,這三個孩子都已經(jīng)感到自己所處的劣勢,他們在獅子面前都有自卑的感覺,但是,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出了他們各自的感覺。所以,自卑感表現(xiàn)在哪一方面,表現(xiàn)為何種程度,是因人而異的,無論人們是否意識到,實項上都存在。但是,承認了自卑的存在并不就意味著聽之任之,任憑自己的弱點自行存在和發(fā)展。

心理學實驗證實,消極的自我防衛(wèi),會使精力大量地消耗在逃避困難和挫折的威脅上,因而往往難以用于“創(chuàng)造性的適應”,使自己有所作為。這是自卑的消極方面。自卑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最大障礙,是一條束縛成功的繩索,是成功最大的敵人。

自卑的人總是妄自菲薄,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進而悲觀失望,嚴重者甚至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1951年,英國人弗蘭克林從自己拍X射線的照片中發(fā)現(xiàn)了DNA的螺旋轉(zhuǎn)向。她準備發(fā)表一次演講,向外界公布自己的發(fā)現(xiàn),但是因為她是一名女科學家,在當時那個有著嚴重性別歧視的時代里,她由于自卑心理作祟,最終放棄了演講。1953年,科學家沃森和克里克從弗蘭克林拍下的照片中發(fā)現(xiàn)了同一現(xiàn)象,并提出了DNA雙螺旋結(jié)構(gòu)的假說,這一假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它標志著生物時代的到來,后來二人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yī)學獎,而弗蘭克林則與該獎項擦肩而過。如果弗蘭克林沒有自卑,而堅信自己的假說,進一步進行深入研究,這個偉大的發(fā)現(xiàn)肯定會以她的名字載入史冊。

自卑源自自我評價過低,或者太介意外界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源自沒有正確地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標。內(nèi)心的自卑,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是至關(guān)重要的,所以,人不要被自卑打垮,而是要超越自卑。自卑的反義詞是自信。自卑的人,自己看不起自己;自信的人,自己相信自己。自信是一種感覺,有了這種感覺,人們才能懷著堅定的信心和希望,開始偉大而又光榮的事業(yè)。 面對一生,自信的人說:我能成為理想中那樣的人,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卑的人會說:我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樣的人,我只能隨波逐流,被外力擺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