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的收入分配不公,是內需不足、出口導向、房地產泡沫、流動性過剩等的始作俑者。
我們來逐一分析。
工資占GDP比重的下降,自然導致消費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導致內需相對下降。這個下降趨勢發(fā)生在如下背景中:富有階層奢侈成風。以世界上那些著名的奢侈消費品為例,都把中國市場當成搖錢樹,中國市場成了它們下金蛋的大母雞。許多奢侈品專門有中國市場價格,也就是說,專門針對中國有錢人抬高價格。據(jù)我觀察,在美國購買歐美著名品牌,即使扣除關稅因素,也比在中國便宜很多。所以,如果扣除富有階層的這些奢侈消費,中下層的消費占GDP的比例,下降得更加嚴重。
內需的相對下降,使得國內市場容量太小,導致了出口導向,形成對外部市場的依賴。
出口導向換回大量外匯。這些外匯再從央行手里換出大量的人民幣。出口導向就這樣推動央行的印鈔機,導致流動性過剩。有人估計,僅此一項,央行多發(fā)了超過12萬億人民幣。
同時,收入分配不公,工資相對萎縮,資本收益大幅度增長,導致財富高度集中。
財富高度集中+流動性過剩,導致大量的閑錢出現(xiàn)。在內需不足的情況下,這些錢向哪兒流動?
要投資實體經濟,內需不足,產品很難賣出去,弄不好還會虧本。所以這些無法流入實體經濟的閑錢,最后流入了房地產,流入了流通領域。這就吹出了房地產泡沫、催生了通貨膨脹。
這些泡沫和通脹,反過來導致更嚴重的貧富懸殊和流動性過剩,從而刺激更嚴重的泡沫和通脹,形成惡性循環(huán)。
現(xiàn)在,中國經濟就出現(xiàn)了財富高度集中+流動性過剩的雙星座。
財富高度集中和流動性過剩,分開看已經是大問題,二者同時出現(xiàn),它們的巨大動能就呈幾何級數(shù)增長。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少數(shù)擁有巨大社會財富的人和機構,可以通過杠桿效應將巨大的流動性集中起來從事投機。巨大的流動性具有像洪水一樣的沖擊力,一旦流向某個領域,將導致巨大的泡沫,最后沖垮一切。打個比方吧。流動性過剩如同下暴雨,財富集中如同地勢陡峭,如果暴雨下在平原上,固然容易成災,但由于地面平坦,雨水比較分散,還有可控性;但是如果下在山區(qū),雨水被集中起來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堰塞湖,控制不好,瞬息之間就潰堤而去,讓一切崩潰。你看看當今世界,任何經濟體一旦出現(xiàn)這個雙星座,哪一個逃脫了泡沫和危機的命運?
貧富懸殊,流動性過剩,加上通脹是當今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而它們的根就在收入不公。
是誰綁架了中國經濟?是收入分配不公綁架了中國經濟!它導致了貧富懸殊,導致內需不足,導致出口導向,導致流動性過剩,導致房地產泡沫和通貨膨脹。
要根本解決中國的經濟亂象,關鍵就是要從解決收入不公入手,抑制綁架中國經濟的那只不公正的手。
而解決這個問題,要雙管齊下: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一起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