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層面的幫助
臨終的人經常會遇到很多精神層面的問題。很多問題是關于尋找某種意義,或者努力維持身心合一,維持與他人的關系并找到希望的。值得注意的是,病人精神層面的需求貫穿著病人的身體、心理以及社會層面的需求。
護理者往往不能解答病人有關精神層面的問題,因為他們的經歷不同,對超脫的理解也不同。當病人問及類似的問題時,你可以與他分享自己的看法,但是病人問類似的問題,可能根本就不想得到回答。相反,他們經常會由此開始講自己的故事,唱自己喜歡唱的歌。
我們第一次與病人交談,當他們問及精神和信仰問題,我們總是小心翼翼地認真回答。有時候,對方只是看著我們,傾聽我們的訴說;有時候,對方會就我們的回答繼續(xù)討論。當我們不說的時候,對方則順著思路繼續(xù)談論下去。最后,我們終于明白,對方提出這種問題,往往是想闡明自己的想法。談論只是梳理他們自己的想法的一種手段,他們也希望我們能允許他們說出心里的想法。所以,當有人問我們類似問題的時候,我們最好是認真聆聽,跟隨著說話人的思路,與他們同行就可以了。
病人們可以通過很多方式找到生命的意義,達成身心合一,思想上也就越來越平靜超脫了。有些東西會有幫助,例如詩集、影集、雕塑或偶像。有些地方也會對病人有益,例如,森林小屋或自己的家。還有一些特殊的時刻,例如生日、紀念日、節(jié)日。還有一些人,例如親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們。我們可以通過詢問和聆聽,得知什么對病人最有幫助,然后可以安排病人去想去的地方,見想見的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病人在思想上得到支持。精神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哪怕是生命的最后時刻也是如此。尋找生命的意義,身心合一,充滿希望可以豐富整個人生。照顧者就是要幫助和支持病人為生命畫上圓滿的句號。
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就是開發(fā)病人的創(chuàng)造力。比如說,療養(yǎng)院要舉辦一個活動,參加者可以在音樂、文學、戲劇、視覺藝術、金屬工藝等各個領域盡情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護理人員也可以與病人一起完成。這對他們的身心都非常有好處。
最后,我們要說的與之前提到的四個層面都有關系:我們幫助病人解決問題,但是有時候問題會不斷重現(xiàn)。例如病人總會反復地問:“誰來照看我的孩子,讓他獲得好的教育?”“我真的在26歲就要死嗎?”之類的問題,而且日后會不斷地問起。護理者要時刻做好準備傾聽他們。不必設定任何目標,因為只要活著,人就會不斷地有問題、需求、欲望和擔憂。我們不可以設定目標,一一解決。死亡對誰都是不速之客,沒有人可以了無牽掛地離開,最好的解釋就是,只要人活著一分鐘,就總會有事情要擔心。
幫助病人的指導性工作
我們在書中之所以如此強調任務型理論,原因之一是想給護理人員提供一定的指導。我們可以通過關注臨終的人們具體需要做什么,從而提出對護理者工作的指導方針。護理人員無論是專業(yè)的還是非專業(yè)的,都可以幫助病人來完成一些事情。但是,有些人可能不需要這樣的幫助,或者有人認為在生命最后階段,自殺是自己的使命,所以就這樣做了,實際上于情于理這都是不能被接受的,尤其對于那些試圖給予幫助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