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夠認識到這點,讓我們飽受折磨的自卑感也就成了促進我們自身成熟的動力。
Checkpoint:
1.人們的自卑情結,只存在程度上的差異,而在對自卑感的把握上,幾乎都是力不從心;
2.比起改變我們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我們更應做的是針對這一環(huán)境采取應對措施;
3.我們應該把自卑感用于自身的發(fā)展上。
反復的自責
昨天的過錯讓今天的你有了什么
變化?
今天的過錯又會對明天的你有何影響?
因相同的過錯而自責的俊浩
“唉,我為什么會這樣?”
俊浩經常在一件事情上屢犯同樣的錯誤。在與他合作時,每當他出現(xiàn)這種問題,我的情緒就會大受影響。其實只要他做事的時候稍加用心,想想之前犯錯的教訓,這些錯誤都能避免。
在一個問題上多次犯下相同的錯誤已經成了他的習慣,即便他當時懊惱自責,但幾天過后,情況依然不會有所好轉,唯一的變化是他的嘆息聲變得越來越頻繁。
見他因屢犯過錯而被隊員指責,我也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我開始有了這樣的疑問,為什么他總是在事情發(fā)生后才自責、后悔呢?若是他將這些自責的時間用來改變自己,又需要付出些什么呢?
犯錯后的自責誰都有過,然而一樣的錯誤反復地發(fā)生,這只能說明之前的錯誤并沒有讓當事人從中吸取教訓。
他為什么自責呢
因做的事不合心意或犯了錯擔心影響到他人時,我們會感到不安,這感覺就像遭受嚴厲的父母或老師斥責了一通。用弗洛伊德式的理論來說,就是我們內心發(fā)動了超自我的嚴格道德規(guī)則,對自身進行了斥責。
對于這種不安,人們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態(tài)度。也許正是不同的對應方式,決定了我們不同的性格。
其中積極的態(tài)度無外乎承認自己的過錯,并能為了改善自己而做出努力。但有時我們也會采取一些錯誤的方式,比如將不安的原因推卸到他人身上。
不論在什么事情上,推卸責任都是不值得提倡的。為了推卸責任將皮球踢來踢去,不如尋找一個切實的改善方法。
每當事情變得一團糟,俊浩就會對出錯的人和環(huán)境懷有憤怒,并表現(xiàn)出明顯的攻擊性。
他的自責,不是對自己的疏忽懊悔,盡是些怨天尤人的言論。而且一旦有推卸責任的機會,他便將罪責統(tǒng)統(tǒng)嫁禍于他人。
“又變成這種結果,真是沒辦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