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想得到安慰的心情——“請安慰我吧”(5)

沒關系,沒關系,會好起來的 作者:(韓)宣晏南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能力界限。從出生時最先見到的父母,在孩子們的眼中,父母無所不能;然后就是比自己年長的哥哥、姐姐,他們比自己高大,而且能做許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一般情況下,這些最初的自卑感會隨著成長逐漸消失。

賢在先生從小就有自卑情結的原因與年長他一歲的哥哥不無關系。對于他來說,不論是外貌、性格還是能力上,哥哥都優(yōu)于自己。他時常覺得自己的人生就像哥哥的失敗復制品。

所以他從很小開始就拿自己與哥哥作比較,而每一次比較又都會讓他感到沮喪。這樣的現實本就讓他難過,而父母又常拿兩人作對比,并做出刺耳的評價。對此,他心里雖有埋怨,但也無話可說,因為哥哥的確比他優(yōu)秀。

2.遵循自己的心愿去生活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很多事情依然是他無法改變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在一個有優(yōu)秀的哥哥、姐姐,抑或是親戚朋友的環(huán)境中成長的,就算是有這樣一個比較對象,也不會必然地導致自己產生自卑情緒。因為比我們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面對這種環(huán)境的心態(tài)。

對自卑感的克服并不一定要局限在家庭中,在學?;蛏鐣纫恍└鼜V闊的環(huán)境中反思自我,會讓我們找到更多的解決途徑。

但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會用在家庭中習得的應對方式去應對學校和社會上遇到的事情,賢在先生便是其中的典型。每當自卑感發(fā)作,隨之而來的便是唯唯諾諾的精神狀態(tài),為了變得像哥哥一樣而努力的思維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非但毫無改觀,反而愈發(fā)根深蒂固。

他認為追隨著哥哥的腳步便可安穩(wěn)度日,如果換一套思路便會讓他的生活方寸大亂。如今即使與身邊親近的人接觸,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也會讓他產生自卑的情緒。

為了克服這種自卑情結,比起尾隨他人的行事作風,不如遵循自己的心愿去生活。

但反觀賢在先生,他在生活中應對各類情況與問題的方式不僅無法消解自卑感,反而讓這一頑疾對心理的負面影響愈加嚴重。

3.什么時候自卑感最強烈

每個人的自卑感都有著不同的意味,回想一下自己最近一次感到自卑時的情形,想想你是如何受這負面的心理所影響的。

賢在先生在評價自己的能力時,常常會因為自卑感而話語含糊。雖然他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已經盡其所能,但在評價自己時卻對一絲一毫的過錯也耿耿于懷。而評價他人時,只會將自己的疏忽之處與別人做得好的方面進行比較。雖然每個人的自卑感在細節(jié)上千差萬別,但總體上的表現卻是大同小異。

賢在先生因為覺得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感到自卑,還有些人的自卑也許是源于自身形象上的缺憾。而當這些令當事者感到羞愧難當的自卑之處袒露在眾目睽睽之下時,那痛苦的滋味是難以言喻的,這甚至會給他們造成難以愈合的創(chuàng)傷。

4.自卑感是否有積極的影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