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繁忙的晚年外交活動(21)

紅鏡頭中的毛澤東 作者:顧保孜


這不是溢美之詞,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在尼克松圖書館,豎立著10尊與真人大小一樣的世界政治人物雕像,這是尼克松最為欽佩的政治家,其中排在最前面的是身著中山裝、穿圓口布鞋,坐在沙發(fā)上健談的毛澤東……

毛澤東會見巴基斯坦總理布托時,面對鏡頭再也不能站立了。這是他最后的外交會見,而留下的瞬間卻令人苦澀和不安

為毛澤東拍攝,杜修賢是越來越恐慌。只要聽到是游泳池的電話,他就憂心忡忡,不知拍出照片是個什么樣子,能不能讓讀者滿意?

新聞攝影強調(diào)真實,可是拍攝領袖人物僅僅靠真實還不行,特別是毛澤東的晚年攝影,很大程度不能全都依賴真實表現(xiàn)。這時,杜修賢感到他的相機是多么地沉重,不僅要有敏銳的觀察,還要有準確的判斷,并且迅速融進百分之一的瞬間。往往為拍攝能有把握,一般都是拍攝毛澤東和外賓握手,或是坐著談話的鏡頭。畫面就顯得機械、呆板,缺乏生動的情趣。

1973年初,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又一次訪華,毛澤東在他的書房會見了他。按照平時的規(guī)矩,他拍攝了毛澤東和基辛格握手的鏡頭。會談結(jié)束,當他們起身中餐時候,杜修賢發(fā)現(xiàn)毛澤東的情緒非常好,不停地比比畫畫講述他的觀點和認識,他不由得舉起機子,鏡頭里的毛澤東豎起了食指,基辛格正在注意傾聽,后面的周恩來卻默默無語,三人的神情特別有意思,有個性。他果斷地按下了鏡頭。

照片發(fā)出來后,引起國外新聞輿論的重視,外電連續(xù)報道這張新聞照片,有的報道說:中國大陸的新聞照片改變以前陳舊的握手模式,照片里的毛澤東很健談,他要用他的理論征服美國。

還有報道說:毛澤東豎起食指,論證他的一個觀點,展現(xiàn)了一個東方巨人不可戰(zhàn)勝的意志。五花八門的報道中也有莫名其妙的報道:毛澤東出現(xiàn)在鏡頭前面,周恩來總是小心翼翼退到后面,將聚光燈照在毛澤東的身上。

1976年5月12日毛澤東在他的書房里會見了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之后,僅半個月又要會見巴基斯坦總理布托。杜修賢走進毛澤東的書房,毛澤東坐在沙發(fā)里,頭無力地靠在沙發(fā)背上。嘴微微地張著,似乎都能聽見他艱難的喘息聲。他一見,心里又涼了半截,今天保準又拍不到好鏡頭了。

人們從電視中可以看到,此時的毛澤東面容憔悴,缺乏表情,雙目微睜,行動不便,寬大的褲管下露出了缺乏肌肉的足踝,疊放在沙發(fā)扶手上的一大摞方形紙塊和一閃而過取紙擦拭口角的鏡頭,使人們不由得將中風后遺癥與之聯(lián)系在一起,據(jù)說他還患有帕金森氏病,亦即震顫麻痹。

布托笑容滿面由華國鋒陪同走進毛澤東的書房,毛澤東前兩年和他見過,這次相逢,毛澤東的神情好像比以前精神些。毛澤東坐在自己的沙發(fā)上,他已經(jīng)無法站立起來。雙手被布托的雙手緊緊地握住,毛澤東面部略帶微笑,顯得和藹忠厚,古銅色的膚色顯得光潔。

就在毛澤東用雙手緊緊握住布托的雙手的一霎間,毛澤東臉上浮現(xiàn)了慈善的笑容,杜修賢被這難得的表情激動壞了,成敗在此一瞬,連忙按下快門。

當照片沖洗出來,連杜修賢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會拍出這么好的鏡頭?毛澤東和布托緊緊地握手,他面如滿月,略帶古銅色的膚色顯得光亮和健康。

布托離開北京后,中國政府對外發(fā)布公告,宣布毛澤東今后不再在外交場合露面。

這時,杜修賢意識到他捕捉到的一瞬間不可多得的表情,是為毛澤東留下了的最后一張,也是非常成功的一張照片。

》讀書網(wǎng)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