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孩子的集中力消滅法、集中力挽救法(11)

集中力決定孩子的人生 作者:(韓)李明京


“我的這些話對改變孩子的行為能有多大的幫助呢?既然沒有多少幫助,我為什么要重復(fù)這些話呢?”隨著深入的思考,父母就會尋找另一種方式來變更教育的模式,進而對理論式、理想化的父母教育論有更全面的理解。

正在承受絕望的孩子們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ligman)博士的研究團隊通過對狗的實驗,來表現(xiàn)人類承受并接受絕望的過程。塞利格曼為了研究狗放棄逃避痛苦的過程,對狗采取了電擊刺激。電擊的刺激強度并不大,但也足以讓狗感到難受和煩躁。

塞利格曼將一部分的狗安置在可以擺脫電擊的地方,它們只需要用鼻子按住一根木棍就可以停止電擊;一部分狗安置在無論怎樣都無法擺脫電擊的地方;最后一組狗安置在完全沒有電擊的地方。第一組狗很快就發(fā)現(xiàn)利用鼻子就可以停止電擊,于是輕松地擺脫了電擊的痛苦。但是,第二組狗無論怎樣都無法擺脫電擊。

第二天,塞利格曼博士開始了第二階段的實驗。他將這些狗放在可以自由穿梭的盒子里。這個盒子由一個矮小的籬笆分隔成兩個小房間,一個房間里有通電,另一房間里則沒有電。起初所有的狗都放置在有電的房間里,但是,只要跳過這一道矮小的籬笆,它們就可以跳到另一個沒有通電的房間里。

在第二階段的實驗中,狗大致分為了兩類,一部分狗跳過了籬笆到了另一間沒有電的房間,而另一部分狗則蜷縮在有電的房間里,忍受著電擊。而后者都是當(dāng)初被安置在無法擺脫電擊房間里的狗。

前一天被放置在可以利用鼻子擺脫電擊的房間里的狗,以及沒有受到電擊的狗,都跳過籬笆逃到了沒有電擊的房間里,但前一天無力擺脫電擊的狗卻沒有跳過籬笆的念頭,而繼續(xù)留在了通電的房間里。

塞利格曼通過這個實驗說明人類承受并接受絕望的過程和罹患憂郁癥的原因。就像是第一天被關(guān)在無法擺脫電擊房間里的狗一樣,那些通過努力仍無法擺脫痛苦的人,將來再遇到類似狀況的時候,比起努力嘗試擺脫痛苦,更容易出現(xiàn)選擇忍耐和蜷縮。愈是不斷體驗失敗和挫折的人,愈是會用消極的態(tài)度對待問題,習(xí)慣在痛苦中抑郁地呻吟,這都是因為在失敗的過程中學(xué)會了承受絕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