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孩子們的身上藏有集中力的種子(5)

集中力決定孩子的人生 作者:(韓)李明京


“我不會”的智秀

其實,與成年人比起來,孩子更容易感到不安和壓力,因此也容易導致失去安全感。很多父母會反問,又沒有讓他們賺錢回家,又沒有讓他們做繁重的家務,又不需要面對公公和婆婆的臉色,他們有什么不安,有什么壓力?但實際上,孩子們承受著比大人大得多的不安和壓力。孩子們認為自己很弱小,而且事實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比成年人差,因此,他們更容易覺得這個世界充滿了危險。

每天行程安排得滿滿的,有太多事情要做的時候;經常受到責備的時候;兄弟間受到稱贊的時候;父母和周圍的人期望太高的時候;父母之間展開冷戰(zhàn)的時候;父母對自己相同的行為表現得反復無常的時候;父母親的教育觀相差很大,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完全不同的評價的時候……每當面對這些情況,孩子的不安感和壓力都會增加。

承受太多壓力的孩子會更容易喪失自信心。所以,很多孩子在嘗試陌生或困難的課題時,會比做自己熟悉或簡單的事情,還要容易表現出散漫的樣子。由于他們對自己完成某一件事情的能力缺乏自信,所以,無法毫不猶豫地接受挑戰(zhàn),而是一遇到小小的難題就會輕易放棄。又或者是,要回答問題或考試時,更容易因為緊張而失常。讓我們看看小學四年級的“我不會”少女智秀的例子吧!

小學四年級生智秀做事情經常有始無終、半途而廢。只要是看起來有點難或者需要多動一點腦筋的題目,她會馬上說:“我不會?!毕喾?,她只喜歡反復做一些已經會的題目。特別是在做數學題的時候,她只會根據問題的長度來判斷難易程度,凡是問題較長的題目,一定會全部標上星號,因為只要標上了星號,媽媽就會陪她一起解答。而且不管媽媽怎樣告訴她“先自己多想一下,真的不會時再標上記號”,她都只會當場點頭說知道,卻從來不會真正努力去嘗試一下。

在學校里,老師分配好工作后,她通常不會集中精神去完成,而是左顧右盼或自己發(fā)呆。等到老師走到身邊說:“智秀,你在干嗎?怎么還不快開始?”她才會無可奈何地開始做事。因此,她幾乎不能準時完成工作。所以,她時常要放學后留在學校里繼續(xù)工作,遲遲不能回家。

除此之外,由于她精神散漫,時常坐立不安,手上總有些小動作,上課時常會被老師點名。而由于她總是被老師點名,因此同學們也瞧不起智秀,不愿意理她,智秀的媽媽因此十分擔心。事實上,智秀也沒有特別要好的朋友。

智秀喜歡習慣性地啃指甲。智秀的手指甲總是被啃得光光的,因此幫智秀剪指甲就成為媽媽不能實現的愿望了?,F在,智秀的媽媽意識到,憑自己的力量沒有辦法讓智秀改變,因此準備通過心理咨詢來解決問題。

像智秀一樣做事情不能有始有終、喜歡半途而廢的孩子中,有不少孩子都隱藏著心理壓力。特別是精神散漫、好動、喜歡啃指甲等行為,都是因為心情不安或者心理上正在承受壓力。習慣性地搓手或抖腿也是這個原因。有些孩子表現出在不知不覺中經常眨眼睛、發(fā)出哼哼的聲音或臉部抽搐等癥狀,有很大可能是因為感受到了心理壓力所致。

要提高集中力,就需要具備自我控制能力,而自我控制能力則往往需要穩(wěn)定的情緒。所以,為了提高集中力,就必須培養(yǎng)孩子們的情緒安全感。而孩子的情緒安全感和自信心,在某種程度上都會受到父母、心理環(huán)境的影響。父母對待孩子的各種行為,會因此達到決定性的作用。

相信幸福和成功與擔心是不同的。父母相信孩子時,首先會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覺得缺點是能夠改正的,因此可以保持輕松的心情,給予孩子幫助。但是,當父母只知道擔心孩子時,即使發(fā)生小小的失誤也會對孩子提出嚴厲的批評,在這種狀態(tài)下,孩子的不安和壓力只會增加,集中力也會愈來愈差。在本書的前半段將一直強調父母的語言和行動,特別是在第一、二篇里,會具體講解這一類的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