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學生和師資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費正清面對的學術界的情況是,中國研究作為一個學術領域剛剛成型。基本沒有美國學者能夠講流利的漢語,也基本沒有美國學者能在研究中運用中文或日文文獻。幾乎沒有關于中國浩如煙海的歷史文獻和政府文檔的英文目錄或介紹。在美國,只有相對較少的中文材料,在美國的大學里沒有多少以漢語為母語的人能夠為美國人提供漢語培訓。1956年,在一封寫給文理學院主任的密函中,費正清描述當時的情形,說“在這個領域嚴重匱乏高水平人才”。培養(yǎng)一個訓練有素、具備從事中國研究所需的專業(yè)技能的學者群成了費正清的一個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費正清創(chuàng)造了一個培養(yǎng)學者的風格。這種風格成為了東亞研究中心和整個哈佛亞洲研究領域的特色。費正清的一攬子方案中包括如何選擇一個可塑之才,然后將其培養(yǎng)成一個訓練有素的研究中國的學者。他首先尋找那些對亞洲有興趣的、最聰明的、能言善辯的學生。這些學生通常來自哈佛東亞地區(qū)研究碩士項目。自從他們上了費正清的課之后,費正清就一直留意觀察他們。當發(fā)現(xiàn)具有潛質的聰明學生后,費正清會做工作,勸他們進入中國研究領域攻讀博士學位。他確保選出來的學生能夠定期得到資助以幫助他們完成學業(yè)。1947年,他發(fā)起了名為“哈佛中國研究論文系列”(Harvard Papers on China series)的出版項目,出版哈佛東亞地區(qū)研究項目下的碩士生寫作的優(yōu)秀論文。費正清知道,能夠出版一本好書對一個年輕學者來講,是一個確保其得到永久教職的方式。他關心學生的事業(yè)發(fā)展,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們得到好的職位。出版著作既傳播了中國研究領域的知識,也提高了哈佛大學的聲譽和費正清的明星學生們的名聲。在他擔任東亞研究中心主任的十八年時間里,費正清設法培養(yǎng)了大量聰明的年輕人,這些人后來都為自己開拓出了穩(wěn)定的學術事業(yè)。戰(zhàn)后第一代研究中國歷史的學者大多數(shù)都是費正清的學生。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他們擔任了美國大多數(shù)一流大學的教職。①
①1956年10月,費正清在敦斯特街16號所寫的《中國經濟和政治研究:第一年工作回顧(機密)》(Chinese Economic & Political Studies: A Retrospect on Our First Year's Operations (Confiedential))這一報告中論述了當時中國研究的有關情況。參見哈佛大學檔案館費正清文件。這些論述概括了當時這個研究領域的特點,也提出了費正清本人要出版學術專著以宣傳相關知識、拓展這一研究領域的規(guī)劃。見費正清自傳第359頁。傅高義為我引進了一個很好的概念,他說費正清給自己的愛徒設計了“一攬子”方案(package deal)。在埃文斯所著的《費正清與美國對現(xiàn)代中國的理解》一書中第180頁至183頁提到了這件事,該書還提到了費正清發(fā)起出版“哈佛中國研究論文系列”一事。1995年,鮑德威(David D. Buck)、庫珀(Gene Cooper)、范德(Edward Farmer)、傅禮門(Edward Friedman)、赫里歐(Ann Heriot)、塞爾登(Mark Selden)、楊瑪麗(Marilyn Young)等學者在亞洲歷史論壇網上(H-Asia)討論了費正清對中國研究學界的影響。討論的結果認為,盡管費正清也有一些缺點,例如急著要求學生出版學術成果,讓學生患上“不出版就滅亡”綜合征,但他對美國中國研究領域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與他接觸過的學生、學者和其他人都從他那里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