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雄(3)

作家之旅:源自神話的寫作要義(第三版) 作者:(美)克里斯托弗·沃格勒


犧牲精神

人們一般認為英雄強大而英勇,但這些品質其實都不如犧牲精神——犧牲精神才是英雄真正的標志。犧牲精神也就是英雄為了理想或者集體利益而甘愿放棄對他來說某種寶貴的東西(也許是他的生命)。“犧牲”意味著神圣化。在古代,人們甚至可以犧牲活人的性命向靈魂世界、神明或者大自然拜祭,以取悅這些強大的力量,同時也使日常生活神圣化。死亡獲得了認可,成為了一種神圣的行動。

面對死亡 

所有故事的核心都是與死亡的對峙。如果英雄沒有面臨死亡,那也需要有死亡的威脅,或者以危險游戲、戀情和冒險為形式的象征性死亡,英雄在其中要么成功(生)要么失?。ㄋ溃?/p>

英雄會向我們示范如何面對死亡。他們會活下來,以證明死亡并不是堅不可摧的。他們會死去(可能只是象征性地),然后重生,以證明死亡是可以被戰(zhàn)勝的。他們也會以英雄的方式赴死,為了理想、集體或是別的原因而獻上自己的生命,從而超越死亡。

故事當中真正英雄主義的時刻是英雄在冒險的祭壇之上將自己奉獻出來,情愿冒著失敗或者死亡的危險而冒險前行。英雄知道自己有可能會犧牲,就像應征的軍人愿意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獻出自己的生命一樣。

做出犧牲的英雄最讓人印象深刻。旅途中,他可能失去自己的愛人或朋友。為了開始一種新生活,他會改掉某種陋習或者怪癖作為代價。他會退還戰(zhàn)利品,也可能分享他從非常世界贏得的獎勵。他會帶著福利、萬能藥、食物或者知識回到他的起點——部落或村莊。像馬丁?路德?金和甘地那樣偉大的文化英雄會為了追尋理想而獻出生命。

其他原型的英雄主義 

有時候,不是只有與壞蛋勇敢斗爭的主角(英雄)才能顯露出英雄原型。其他角色在英勇行動的時候也會顯露出英雄原型的特點。不夠英雄的角色也可以經過成長成為英雄。在電影《古廟戰(zhàn)茄聲》 里面,甘加?丁剛開始的時候完全是另一種原型,騙徒或者小丑,但他為了做英雄而奮斗,在關鍵時刻為了朋友而犧牲了自己,從而贏得了英雄的稱號。在《星球大戰(zhàn)》的絕大部分里,歐比旺?肯諾比顯然是作為導師原型而出現(xiàn)的。但是,為了讓盧克逃離死星,他甘愿犧牲自己,英勇地采取行動,暫時戴上了英雄的面具。

如果惡人或者反派角色出人意料地顯示出英雄的品質,會給人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在情景喜劇那種檔次的影視劇里,當?shù)つ?德維托 扮演的卑鄙的“出租車”調度員路易突然心腸一軟或者做出什么高尚之舉,那一集就能一下上升到艾美獎 的水平。一個既英勇又卑鄙的華麗惡人能夠產生很強的感染力。在理想狀態(tài)下,所有豐滿的角色都應該具有一點兒所有原型的特點,因為每個原型所代表的都是完整人格的一方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