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上的第一座橋—
兩國橋
在江戶時代先后架起了五座橋
明歷大火與兩國橋的落成
長九十四間(約169米),寬四間(約7.2米)的兩國橋,是在江戶市區(qū)的隅田川(大川)上架起的第一座橋。
這座大橋的建成與明歷三年(1657年)一月的明歷大火有著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大火的起因原自本鄉(xiāng)丸山本妙寺的起火。而這場火災(zāi)不僅燒掉了這座寺廟,也燒掉了幕府花費半個世紀苦心經(jīng)營起來的整座城市的大半。不僅如此,因來不及越過隅田川而被燒死或在隅田川中溺死的市民也不計其數(shù)。
大火過后,借城市重建之機,隅田川以東的本所和深川一帶得到開發(fā)與擴建,兩國橋的架設(shè)也因此被正式列在計劃表之中。
架橋地點位于距現(xiàn)在的兩國橋七十米左右的下游。橋兩岸為廣小路[ 為防止大火延燒,江戶幕府曾下令將道路擴展成似廣場般寬闊的大道。在當(dāng)時的廣小路上,各種茶食店鋪和娛樂設(shè)施鱗次櫛比,成為江戶的一條條鬧市。這其中的淺草廣小路、上野廣小路和兩國廣小路并稱為“江戶三大廣小路”。],從西岸的西廣小路往西南延伸的幾條道路之一就是“本町大街”。
“本町大街”是連接江戶城常盤橋御門(現(xiàn)日本銀行前)與本町、大伝馬町[ 東京都日本橋本町三丁目東部的地名。在江戶時代初期因是奧州街道的驛站,并配有大量馬車夫而得名。慶長二年,在千住取代其成為驛站后,逐漸改為一條以批發(fā)代售為主的街道。]、通旅籠町和通油町等江戶初期街道的江戶最早的干線道路,同時也是將軍會通行的最重要的干線道路。因此,兩國橋可以說是架在從江戶初期起就為干線道路的延長線上的橋梁。
兩國橋東西兩岸橋頭的叫法各不相同:東橋頭被稱做“向兩國”,西橋頭則被稱做“日本橋兩國”。到了昭和四十六年(1971年),“兩國”二字從西橋頭名稱中消失。另外,在西橋頭一帶設(shè)立的防火地帶被稱做“兩國廣小路”。
橋的東西兩頭及橋上各設(shè)有一處番所[ 江戶時代在交通要道設(shè)置的負責(zé)檢察行人和通行船只,并負責(zé)收繳租稅的崗哨。],在整個江戶時代都由幕府直接管轄。因此,該橋就是所謂的“公家橋”,并因其養(yǎng)橋費的昂貴又被稱為“食金橋”。
◇周邊地區(qū)成為首屈一指的繁華地帶
在兩國橋的周邊地區(qū),東岸有因“勸進相撲”[ 因籌措重建或興建神社佛殿的經(jīng)費而興起的體育運動,是現(xiàn)在大相撲的發(fā)端。]而遠近聞名的本所回向院;西岸則因廣小路上的雜耍藝人、料理屋和茶水屋生意興隆,使其成為江戶首屈一指的繁華地帶。到了夏季和秋季,利用屋形游船納涼、觀煙火及賞月等活動,更為這座橋增添了幾分色彩。
若不局限在江戶市區(qū),隅田川上最古老的橋應(yīng)該是千住大橋。它于文祿三年(1594年)落成,其時在江戶幕府成立之前,家康進入江戶的四年后。
此后,出于戰(zhàn)略上的考慮,幕府許久未再建橋,因而這座兩國橋就成了架于其上的第二座橋。
第三座新大橋于元祿六年(1693年)落成。因兩國橋曾被稱做“大橋”,故添了一個“新”字。
第四座是在元祿十一年(1698年)建成的連接日本橋地區(qū)與深川的永代橋。
第五座是在位于上游河段的,于安永三年(1774年)建成的吾妻橋。它連接著淺草[ 東京都臺東區(qū)以淺草寺為中心的一片地區(qū)。其名稱由來有諸多說法。現(xiàn)在普遍認為與離海較近、野草叢生的武藏野臺地相對應(yīng),將草少而淺的地區(qū)稱之為“淺草”的說法較為可信。]竹町河岸與本所。
江戶時代的隅田川上雖然只建了這五座橋,但在還沒有鐵橋的時代,在如此寬廣的河面上只靠木材架橋并對其進行管理,應(yīng)該是一件極其不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