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壹 心懷篇(13)

寬懷人生 作者:延參法師


眾生是一不是二。把自己和眾生分開,個體的生存和發(fā)展是根本不可能的。所謂的自由和獨立,都是相對而言的。我們絕不能為了個人利益而損害他人,和諧、寬容的人際關系和社會氛圍的形成,每個人都有一份責任。

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所有眾生都有一個共同愿望和基本權利,那就是離苦得樂。把別人看成和自己一樣,都希望得到快樂,遠離痛苦,是啟發(fā)慈悲心的有力方法。它將打開我們的心扉,激發(fā)我們的慈悲,使我們有更多智慧去了解如何關愛并幫助他人。如果每個國家和民族都能以同樣方式互相看待,那么世界和平和人類的快樂共存就必定能夠實現(xiàn)。

隨時隨地,我們都可以修習慈悲。一句誠摯的問候、一絲真誠的微笑,都是慈悲的體現(xiàn)。吃飯時,要想到世上還有很多眾生在忍饑挨餓;穿衣時,要知道還有很多眾生衣不蔽體,到處流浪;身體健康時,要想到還有很多眾生正遭受病痛折磨,身心憔悴;心情愉悅時,要明白還有很多眾生正經(jīng)歷精神痛苦的煎熬。總之,時時刻刻都要提醒自己,世上任何一個角落都有受苦的眾生。我們要真誠發(fā)愿:奉獻自己的快樂,承擔眾生的苦難。

當看到有人慷慨布施時,要隨喜;當看到有人幫助他人時,要贊嘆;當看到別人事業(yè)有成時,要歡喜;當看到有人從苦難中超越時,更要從內心為他感到高興??傊斘覀兛吹饺魏稳诵猩苹虺晒Φ臅r候,都要從內心為他們感到快樂。發(fā)自內心地隨喜贊嘆,是重要的修行,也是積累福報的有效方法。它能擴大我們的心胸,增長我們的慈悲。相反,如果心懷嫉妒,就是把別人的快樂當作是自己的痛苦,就是自尋煩惱。嫉妒是慈悲的大敵,它不僅傷害他人,更傷害我們自己。

有時,我們會有意無意地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慈悲,認為自己很慈悲,而抱怨那些我們認為不慈悲的人。其實,這已不是真正的慈悲了。慈悲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作為一個慈悲的行者,我們無權要求他人像自己一樣,更不必為此煩惱。我們唯一要做的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感化他人。學佛,重要的是對治自己的習氣,而不是拿佛法到處挑別人的毛病!

有時,我們還會為自己不慈悲找到很多漂亮的借口。當遇到一個可憐和需要幫助的人時,我們可能會說:這是他的業(yè)障,是他自作自受,即使幫助他也無濟于事。尤其對那些惡業(yè)較重的眾生,我們更是不屑一顧,覺得這樣的人是罪有應得,根本不值得同情和幫助。有時,當我們關愛他人而對方不領情時,我們就會有受傷的感覺,覺得眾生難度,于是放棄對眾生的慈悲。但我們錯了,我們只是在為自己的不慈悲尋找借口。因為,真正的慈悲是無我、無所求和無所得的,也是任何一個學佛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慈悲還是對付孤獨和寂寞的絕妙良方。真正心懷慈悲的人,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因為他的內心始終充滿無限之愛。他慈愛所有眾生,也必然為每個眾生所敬愛,而且他的愛是無私、無我的。就像天上飄過的云,空中飛過的雁,不會留下任何蹤跡,毫無牽掛和執(zhí)著。

慈悲無價,慈悲無限。愿慈悲之光灑滿人間、普照蒼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