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當責的一個關鍵性應用(1)

當責(修訂版) 作者:張文隆


當責的一個重要而具體的應用是用于“責任圖解”,用的是前一章所介紹的“銳西法則”(通稱為RACI Matrix或RACI Technique)。銳西法則要幫助澄清的是:誰負什么責任(who is responsible for what)?責任可以圖解嗎?波曼與迪爾(L. Bolman & T. Deal)在他們1987年的著作《認識與經(jīng)營組織的當代之道》中,首先提出了RACI的概念。在當時,R代表負責(Responsibility),A代表批準(Approve),C代表咨詢(Consulted),I則代表告知(Informed)。

R是真正的執(zhí)行者(即doer);要了解實況、分析狀況,以發(fā)展出各種可行方案,提出建議,然后向A尋求批準(Approval),再去執(zhí)行;其間與C做雙向溝通,多方討論,取得咨詢;并在事后通告I各項進度與成果。于是RACI逐漸形成一種“責任圖解”的模式與工具,也成了商業(yè)流程規(guī)劃的一部分了。

后來,RACI有了一些演變,R代表負責(Responsible),A則由批準 (Approve)轉變成當責(Accountable),C也由咨詢(Consulted)變成貢獻、資助 (Contribute),或同意、認可(Consent),后來又回到咨詢(Consulted),I則一直都是告知(Informed)。

至于英語詞態(tài),就很奇怪;名詞、主動詞、被動詞、形容詞還雜用動名詞的,就葷素不忌,沒有章法了。

RACI的一般應用案例如下所列。

? 早期,最通用于軟件設計業(yè)。例如,老板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于是立刻找來三、五個部屬,分配工作,分頭進行;工作一陣后,有了初步進度或結果,需要有人批準,然后才能再往下推動。大老板太大,于是找來另一個官來批準(approve)。之后,發(fā)現(xiàn)既然能批準,當然要負責,要負責就得更主動積極些,于是又成為當責(Accountable)。同時,老板也找來學驗俱豐者,作為顧問(Consulted)。工作有了進度或結果后,也要通告有關人等(informed)。RACI于焉形成,成為一種責任圖解、工作模式或作業(yè)流程。

? 微軟公司用于流程管理;如在MOF(Microsoft Operations Framework)中,多處推介使用。

? 杜邦公司常用于項目管理、年度計劃之規(guī)劃與執(zhí)行及跨部門與跨國項目管理。

? 美國幾家大型石油公司及許多醫(yī)藥公司盛用于項目管理與產(chǎn)品開發(fā)。

? 技術溝通學會及項目管理學會(PMI,即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推介使用于項目管理中之角色與責任的澄清。PMI還認定RACI是執(zhí)行項目的成功要素之一。

? 美國環(huán)保署用于大型計劃的規(guī)劃與管理,RACI可長達十數(shù)頁,將于下節(jié)再詳述。

綜合來說,RACI的技術除一般的流程與項目管理外,尤適用于新計劃的有效啟動,或混亂老計劃的理清頭緒、撥亂反正。

RACI的架構越來越清楚,也越來越有用;但,RACI本身的用字次序與用義卻開始有了問題。專門為軟件工程業(yè)提供管理服務的愛捷顧問公司(Agile Management)的安德生(D. Anderson)2006年初,為文急呼應為RACI正名為ARCI;因為ARCI才能更精確地把“當責者”(Accountable),名正言順地擺在首位。他發(fā)現(xiàn),很多軟件業(yè)老板在推動項目時,急切地找到工作者(Responsible)來工作,卻常忽略了“當責者”,導致工作更難推動,也難保效率與效果。所以,應以ARCI清清楚楚地擺正焦點在“當責者”上。所以,“是ARCI ,不是RACI。”

其實,更早之前,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國商業(yè)部的ITIL學會(信息工程基礎建設學會)已在他們的所有管理技術文獻上,全都改成了ARCI。在微軟及許多公司的RACI定義上,也總是把A排在第一位而進行定義。管理學家多波特(Dr. D. Daupert) 在《工作中的創(chuàng)意》書中論及“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流程”時,也早已使用ARCI,而非RACI了。

“當責”的概念,在華人社會中尤為重要。最近幾年來,在華人世界的許多研討會中,我都在使用ARCI,并音譯為“阿喜法則”,讓“當責者”與“負責者”的角色扮演,乃至權重次序更清楚明白。于是,在有些公司中,老板在派定經(jīng)理人執(zhí)行項目時,經(jīng)理人從此還會主動厘清:“我是A,還是R?”所以,要更清楚地整合各自為政的R,要消除各R之間的許多白色空間,要更強烈導向一個集體成果(collective results),我們需要一個對當責有正確而強烈認同的“當責者”(即A)。把他擺在第一位,然后要他找到適當?shù)腞們來進行工作。固然,他很有能力,但有些事無法親力親為,也不能獨斷獨行,所以他又找到(或被授予) C——除了防止專斷偏斷,也可取得許多寶貴資訊與經(jīng)驗,乃至于行政官僚上的支援。最后,他要跨出他的熟悉圈圈,對外“報告”,乃至要求“支援”,所以又有了I(Informed)。

在ARCI中,各詞的定義與RACI的一樣;但,為了對照,也為了更精準地釋義,表3-1特地以英文列出,以供有意者深思。

表3-1 RACI英文定義

Accountable:“A” The individual who is ultimately responsible. Includes Yes/No authority and veto power. Only one “A” can be assigned to an activity.

Responsible:“R” The individual(s) who actually completes the task—the doer. Responsible for action/implementation. Can be shared. Degree determined by “A”.

Consulted:“C” The individual(s) to be consulted prior to a final decision or action. Two-way communication.

Informed:“I” The individual(s) who needs to be informed after a decision or action is taken. One-way communication.

這個定義廣泛用于美國的微軟、杜邦、醫(yī)藥業(yè)、石油業(yè)、PMI英國ITIL及許多國際管理顧問公司。

“當責者”的A是擁有決定權與否決權的。有了權力,當然相隨的是責任——即,所決定與否決的事的最后成敗責任?!柏撠熣摺钡腞是個執(zhí)行者、工作者,首要是100%擁有工作的責任感;但,也不僅于此,因為本身責任之外,還有對所謂“個人當責”(personal accountability)與“個體當責”(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的抉擇與追求,我將在第4章、第5章中進一步討論。

此外,C真的是沒有否決權嗎?

這點有時引發(fā)爭執(zhí)。因為,C通常是更資深主管,甚至是頂頭上司;但,此時C如果要改變A的決定,常用的管理技巧是彼得?德魯克名言的三大力量:“影響力,影響力,影響力”。

想想看,如果C忍不住越“權”而行使了否決權,那么,猴子(責任)又立即跳回C自己背上了;因為A會說:我現(xiàn)在只是在執(zhí)行老板的旨意。這不只無法強化部屬(此時是A)的執(zhí)行力及對成果的負責力,也無法培養(yǎng)部屬的領導力,還可能對部屬的信任與信心造成傷害。許多中高層主管常在這些關鍵點上自亂陣腳、自毀陣營,把角色與責任關系又弄回一片混沌的世界了。

下面11個應用概念或實例,將有助于應用的實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