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撒切爾在20世紀末英國進行的復興自由市場的實驗非常具有指導意義,不僅在于實施戰(zhàn)略和取得成績方面,還在于最終失敗的方式和原因方面。一方面,撒切爾政策是一次對英國經濟加入急需的現(xiàn)代化因素的嘗試;另一方面,它也是一次依照以往成功模式重新塑造英國制度的努力。撒切爾政策的這兩方面特征是密不可分的。
撒切爾通過削減工會權力,取消市政當局對議院的轄制,降低直接征稅標準等重要措施打造的選舉同盟幫助她接連三次贏得大選。她對英國戰(zhàn)后共識的破壞也引發(fā)了工黨內部意義深遠的改組,使工黨終于在1997年5月取得壓倒性大選勝利后重返執(zhí)政地位。
撒切爾主義起初并不是以將意識形態(tài)作為核心的政治計劃的面目出現(xiàn)的。詹姆斯·卡拉漢(James Callaghan)領導的工黨政府在1976年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要求下已經開始著手拆解英國的社團主義,宣稱凱恩斯經濟管理政策下的充分就業(yè)是不可行的,但是由于關系到英國戰(zhàn)后的既定決議,工黨政府也只能是喊喊口號而已,無法改革英國的產業(yè)關系。
撒切爾主義起步于對英國所面臨問題的局部解決方案。在其最初政策中,改革工會是首當其沖的任務?,敻覃愄亍と銮袪栒J識到由政府、雇主與工會這一三角聯(lián)合體組成的英國社團主義已經成為產業(yè)沖突的策源地,僵化了國家收入的分配,根本沒發(fā)揮財富創(chuàng)造者和社會凝聚力保障者的作用。20世紀8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撒切爾主義就是這一觀念的注解。
撒切爾時代早期并沒有被貼上一致的政治標簽。實際上,“撒切爾主義”這一稱謂很可能是由左翼人士發(fā)明的。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是先鋒雜志《今日馬克思主義》的編輯,以他為首的一批敏銳的馬克思主義者第一次抓住了撒切爾政府的特點,認為其對戰(zhàn)后英國的民主制度帶來了不可逆轉的突破。
然而,在撒切爾政府倒臺的前夕,一種不成熟的新右派意識形態(tài)在其政府中流行,“人頭稅”這樣重大的政策就是它的產物,撒切爾夫人及其顧問被一群傻瓜和自高自大的人緊緊包圍著,撒切爾夫人在這一決策圈的庇護下遠離了民眾和企業(yè)界的警告。她所執(zhí)行的政策不僅涉及人頭稅,還包括更為重要的英國與歐共體關系問題,深受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而忽略了實際需要。
1990年繼任的梅杰沒有改變撒切爾的政策,而只是在實施中更注重技巧。英國的鐵路網絡被一分為四,由四家私營公司管理,這一舉動除了會增加鐵路全部車輛的年金之外,不受任何歡迎,這一事件只是增加了梅杰最后一任政府的選舉難度。重新構建自由市場的工程并沒有隨撒切爾政府的倒臺而倒退,反而煥發(fā)了第二次生機。英國因而在將近20年的時間里奉行著自由市場制度。
新右派憑什么指責梅杰政府呢?英國政府的規(guī)模沒有縮減,占據著與20世紀70年代一樣多的國家經濟資源,遠遠超過1945年的工黨政府;撒切爾政府末期絕大多數家庭的稅負都比其執(zhí)政初期要高;在一些領域,比如削減工會權力方面,撒切爾雖依靠實體經濟的大幅改善實現(xiàn)了此項政策目標,但這一政策最終也為其政治失敗埋下了伏筆。
撒切爾的政策侵蝕了英國的階級文化,而這是保守黨賴以連續(xù)執(zhí)掌英國政治長達一個多世紀的基礎。撒切爾政府將一系列關于產業(yè)、社區(qū)和職業(yè)的政策融入一鍋的做法也未能更新選舉聯(lián)盟,這一聯(lián)盟只把政治需求放在第一位。
撒切爾強制英國制度大轉型的政策一直在冒顛覆保守黨這一自身政治載體的風險。通常意義上,政黨在對社會經濟生活各方面進行徹底革命的時候,自身也不能幸免。
20世紀50年代起保守黨就已開始衰落,在80年代擁有不懼任何挑戰(zhàn)的執(zhí)政權力階段,之后其衰落勢頭卻戲劇性地加快了,老一代黨員紛紛離世,而新一代黨員不能有效填補空缺。當1997年5月保守黨遭遇重大挫敗之時,其黨員的平均年齡竟是65歲左右,這可以成為撒切爾政權輝煌歲月令人震動的后記。
盡管撒切爾夫人本人對于憲法改革一直持頑固的敵視態(tài)度,但英國政府機構在巨大的變化面前已無法獨善其身,撒切爾政府順應時代要求推出政府改革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包羅萬象的中央集權措施。正如戴西
(A. V. Dicey)在對19世紀放任主義起源的分析中指出的:“放任主義的虔誠信仰者發(fā)現(xiàn)要達到他們的目標,對政府機制進行改善和加強是絕對必要的。”
這不是英國獨有的反常做法,而是在一種全球悖論下某一地區(qū)作出的正常反應。在正常歷史進程中,市場嵌入社會生活中,限定于發(fā)揮中介作用,且受到社會習俗和慣例的制約。在這些中介機構中,工會和職業(yè)協(xié)會一直處于個人與市場的中間位置。而建設自由市場則需要削弱或破壞這些社會制度,從而為擋在全球消費者面前的特殊生產商的利益鋪平道路,只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才能對那些強大的中介機構發(fā)起戰(zhàn)爭,并擊敗它們。
撒切爾時代英國政府的集權政策并不是可以避免的錯誤政策,而是建設自由市場工程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