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石灰窯(1)

21世紀(jì)中國最佳散文2000-2011 作者:耿立


我的石灰窯

唐朝暉

青色的工作服落滿了石灰,揮舞著沾滿了石灰的披肩帽重重地往身上打,一下一下,灰塵一次次飄起又散落。幾分鐘后走開,站的地方落滿了一圈的石灰。把手悶、披肩帽掛在休息室的墻上,到工地走一走。

我們上班的時間是八個小時,工作的時間只有兩個多小時,但,其余的時間是不能夠離開工廠的。

我喜歡這些高大的廠房。

廠房有八層樓高,大部分是開闊的,一望到頂,許多鋼鐵搭的架子,左一根往里傾,右?guī)赘鶑S房的頂上走,從這個角度伸出一根三角形鋼鐵與垂落下來的鋼條錯落成無數(shù)個多邊形。有時候幾根鋼鐵同時搭到右邊的電爐上,四五十米長。交叉搭配是簡單錯落的,似乎沒有規(guī)則,幾十根上百根鋼條在四千多平方米的廠房上空交叉、流動,凝固成線條。三角形的側(cè)面、四方形的異變,流動的線條表達(dá)著鋼鐵的硬質(zhì)。它們時而上,時而斜插過來,在這巨大的生產(chǎn)鐵的空間里,硬在這里柔軟下來,它們交叉流動、凝固成線。

我喜歡這些線條,仰望它們,幾臺房車在這些鋼線條中穿行,切割著重新組合著線條的圖案。

置身于這些鋼線條中,很多次地聯(lián)想到當(dāng)下一些藝術(shù)作品。

美國有位藝術(shù)家,他把一根根鋼條豎靠在白色背景的展廳里,幾十根鋼條隨意斜靠,白的墻,青灰色鋼鐵的硬,生發(fā)著藝術(shù)的氛圍。藝術(shù)家穿著隨意地走過來,把一根鋼條推向另一根鋼條,一個元素活了起來,隨著慣性另一根鋼條倒向另幾根鋼條,鋼條落地,聲音與工廠里的聲音不同。

后來我又看到了湖南畫家賀龍元的底層油畫,他畫的就是鋼鐵的線條。我看到了、聽到了他的鋼鐵通過密集的色彩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幾乎都是這個時候,下午1:20,原料坑的大棚是安靜的。

水泥和鋼筋分割著地下的空間,形成百來個坑,長與寬保持在七米乘七米之間??拥膲τ伤嗪弯摻顦?gòu)成。由于天車的不停敲打,水泥一塊塊地掉落,露出來的鋼筋幾經(jīng)撞擊后,也越發(fā)扭曲了。

某個坑角,幾根鋼筋彎曲著突在水泥外面,鋼性和硬度在它的彎曲中更加顯目。水泥的角是粗糙的,一般是被天車的鐵爪給碰掉的。除此之外,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碰壞這些結(jié)實坑墻的。

幾十個坑,大小均衡,多少給人一種氣勢。一大半的坑里堆滿了青灰色的石灰石,每塊大小控制在二三斤左右,每天幾乎有近百噸的石灰石被運(yùn)到這里,又被石灰窯給吞吃煉成石灰。每一塊石灰石在這里待的時間并不長。

下午1:20,石灰石在坑里堆成一個個小山,它們與周圍的鋼筋、機(jī)器和工作場地形成了區(qū)別:石灰石上沒有一點(diǎn)石灰,因為它們都是剛到。石灰石的青灰色鮮活地堆積著,一塊塊,是那種很有品味的色調(diào)。

我一次次走出休息室,站在幾千噸石灰石的小山上,它們與我的命運(yùn)差不多,在等待另一種命運(yùn)。

在來此料坑之前,它們在礦山里,被大炮、鋼鑿、機(jī)器碾壓,從各條流水線的皮帶上被火車運(yùn)來,被天車抓放在這里,它們在噪音之路上抵達(dá)這里。短暫的寧靜,我們暫時不會打破,過兩小時,它們將被送進(jìn)烈火中,變成另一種事物。我也一樣,在同時刻,將開動機(jī)器,成為機(jī)器中一個活動的奔跑的零件。

找一塊平整的石灰石,坐下。

石灰石一塊塊安靜地待在坑里,左邊是一條火車道,上面落滿了石灰,兩條鋼軌被車輪磨得光光滑滑的發(fā)著亮,或混淆或隱藏在石灰中。許多腳印零亂地留在每條鐵軌的兩邊,深深淺淺的腳印,疊加著,腳落下去,白粉撲上來。

許多腳印沿著鐵軌伸向料坑的那一邊。料坑大棚由幾十根一百來米高的水泥柱支撐著,頂棚層頂斜斜地鑲著一塊塊巨大的水泥板。

時間已經(jīng)是2:30,我只要轉(zhuǎn)身,按下三個開關(guān),這里的原料就馬上會被剿殺一半。青灰色的石灰石也就改變成石灰了。

寧靜多少是一種保持,而聲音,是一種改變的信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