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庸小說中的俠義(3)

那些城 那些事 作者:方方


回到山東,那個老鄉(xiāng)就跟楊子榮爹娘說,你們家大貴當土匪了。結果當?shù)卣L期把他家作為反動家屬。到了五六十年代,《林海雪原》、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他們家人也看過,但是,他們不知道楊子榮就是他們家大貴,那時楊子榮的母親還活著,他的媳婦也活著。

最后,楊子榮的母親背著反動家屬的名聲去世了,幸好他的媳婦等到了那一天。后來,終于有人調查清楚了,說你丈夫就是那個楊子榮。

我想,如果沒有人把這件事情調查清楚、說清楚,楊子榮一輩子都會背著土匪的名聲,哪怕死了還要連累那些自己最親近的人。所以,楊子榮就是俠。

我曾經(jīng)在央視做節(jié)目,當時和三代楊子榮在一起。他們是三個扮演楊子榮的演員,一位是電影《林海雪原》里的王潤身,一位是樣板戲《智取威虎山》里的童祥苓,還有一位是幾年前電視劇《林海雪原》扮演楊子榮的王洛勇。

三個作品是不同的類型,不好簡單的類比,但是,這三位演員身上都多多少少都有點兒俠氣。演得最好的、最有俠氣的就是電影《林海雪原》里的王潤身。王潤身說當年江青曾經(jīng)批評他,說他演的楊子榮比土匪還像土匪。我說:“江青真有眼光啊。你當時怎么想的?”王潤身說:“當時什么都不敢說,反正我就覺得演楊子榮這個人得像個大俠?!蔽艺f:“你把握這個人物,把握到位了,必須這么把握。”

樣板戲《智取威虎山》里扮演楊子榮的童祥苓是位京劇演員。他其實長得很瘦小,坐在那里,不說話的時候,你不會覺得他像楊子榮,但等到他一說話,那個眼睛“啪”一放光,身段一亮,你就覺得眼前這是位大俠。

電視劇《林海雪原》扮演楊子榮的王洛勇雖然長得很帥,又是正在好年紀,但是從精神氣質上,我覺得還沒有趕上兩位老人,少了兩位老先生身上的那股俠氣。

我們古代圣賢所論述的“俠”都是不必有“武”的,司馬遷在他的《史記》里邊,寫了一個《刺客列傳》?!洞炭土袀鳌肥俏鋫b文學的先驅,但是,他里面塑造的那些人物形象不一定有武功,那么怎么叫“俠”?他們都是做好事。

比如,某位義士冒著生命危險把一個官府正在追捕的殺人犯藏在自己家里,養(yǎng)活他一年半載,那就叫“俠”。還有我們大家熟知的《趙氏孤兒》,故事里面的程嬰、公孫杵臼,那不就是“俠”嗎?那就是“俠”。日本人特別崇拜《趙氏孤兒》。這個故事里的主人公也是從“俠”的精神發(fā)展而來的,只不過他把俠義精神發(fā)展到了一個極端。

但是,“俠義”精神在中國近二三十年來衰落了,不要說為別人犧牲生命,有的人甚至達到了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的境界,對于這樣人來講,別人不能損害他一點利益,做事就要講報酬。

2. “武俠”為什么盛行

那么,既然“俠”不必有“武”,為什么武俠還這么盛行?為什么人們還是喜歡武俠?其道理在于行俠很難,行俠需要力量,需要實力。

現(xiàn)在社會,做好事的人越來越少,不是大家都不想做好事,而是有時做好事反而倒霉。社會上存在一種不讓你做好事的力量,你必須要有實力才能做好事。媒體上經(jīng)常會有一些做了好事反而被誤解、被人揍一頓的報道,所以,人們內心就有一種期待,做好事的人最好有強大的力量,最好有功夫,以“武”行“俠”最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