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新印度,老印度-現(xiàn)代化的多面性(13)

不顧諸神 作者:(英)愛德華·盧斯


在公元前第一個千年時期的印度,佛陀和瑪哈維拉的追隨者以及數(shù)千個不同的流派都異常活躍,在一種相對自由的氛圍中紛紛提出他們的思想,巴沙姆在考察這段歷史時評論道:“公元前六七世紀,印度知識界的各種思想如同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雹俑髋砷g的辯論紛紛展開:泛神論者和多神論者,二元論者和一元論者,唯物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無神論者和其他所有人等等,熱鬧非凡。印度的古典語法,從巴利語到梵語,和其他任何一種語言一樣成熟。那些希望將印度教視為一種單純宗教(有些人認為我這樣描述也有誤導(dǎo)意味)的人,應(yīng)該注意到其高深的哲學傳統(tǒng)。我自然不夠資格對它妄加評論,但也可以欣賞印度哲學傳統(tǒng)的復(fù)雜性?!秺W義書》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神的出現(xiàn)也是在創(chuàng)世之后,那么誰真正明白自己來自何方?”②這既可以理解為承認對世界本原的無知,也可以理解為承認神在本質(zhì)上是人類想象的產(chǎn)物。

一些經(jīng)文甚至包含了虛無主義的思想。在《薄伽梵歌》中,克利須那作為一名戰(zhàn)車御者,建議他的主人-勇士阿朱那克服認為殺戮無用的疑慮心理,乘坐他的戰(zhàn)車投入戰(zhàn)斗,去履行他的種姓職責。這段史詩對白常被當做種姓道德的例子而廣為引用,因為克利須那勸告阿朱那履行種姓職責要遠比個人顧慮重要。它同樣也被當做因果報應(yīng)的例子而引用:阿朱那只有拋棄顧慮投入戰(zhàn)斗,才能逃脫以前因緣的束縛。這里強調(diào)的是動機而非結(jié)果。對于一個外國人,還會注意到克利須那的話語的糟糕的連貫性。他告訴阿朱那:“在沒有憐憫的時候你會感到憐憫。明智的人對生者和死者都不會憐憫……我對一切生物都漠不關(guān)心,我既不恨誰,也不愛誰。”

從經(jīng)文的記載可見,佛陀也曾說過類似的話:“這個世上只有那些什么都不愛的人才能脫離苦海到達極樂。”③有一則被廣為引用的佛陀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名年輕母親的孩子得病死去,這位母親請求佛陀救活她的幼子,并發(fā)誓將用余生追隨他作為報答。佛陀告訴這位痛失骨肉的母親,到最鄰近的一個城鎮(zhèn),找到第一戶最近沒有失去親人的人家,取回一些芥菜籽。這位母親把孩子的尸體留在佛陀那里,就到城中挨家挨戶地問。當一天過完的時候,她終于意識到根本找不到符合條件的人家。她認識到試圖改變生死規(guī)律是徒勞的,于是回到佛陀身邊成為他的信徒。巴沙姆常將這個故事與耶穌的傳奇故事相比,在這些故事中,耶穌能讓死去的人起死回生,讓病倒或受傷的人活蹦亂跳。《新約》中的許多故事除非相信它們在書中發(fā)生,否則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難經(jīng)歷。然而在佛陀的故事中,不論是否真有其事,也絲毫不影響這個故事傳達的信息的信服力。①巴沙姆一定也曾將這種信息與流行的佛教儀式作對比。在這種儀式中,人們繞著寺廟沿順時針方向一圈一圈地走,嘴里念誦著一位偉大的無神論哲人的名字,認為每走一圈就會增加一份功德。

在印度備受尊敬的經(jīng)文中,常常蘊涵著一種根深蒂固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信息,從字面上理解,它們似乎勸告人們對別人的苦痛漠不關(guān)心。同樣,經(jīng)文里面還包含著一種趨勢是言勝于行。在當今印度人的生活中,這種哲學式的超然態(tài)度依然可以找到些許印記。在泰米爾納德邦,有一次我坐在古達羅爾的一個大型咖啡館里吃午飯,突然,我意識到穿梭在餐桌間、穿著制服的侍者都是孩子,其中一些只有八九歲。這家咖啡館距該區(qū)的法院僅500米左右,它的許多主顧是律師。但是所有人都熟視無睹。許多年以前,印度就已經(jīng)正式禁止使用童工,但是對于小型企業(yè)而言,依然有許多漏洞可鉆。于是,在印度最富有的邦之一,雇用童工的現(xiàn)象,就在律師們在享用午餐時,于他們的眼皮底下,依然延續(xù)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