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1.“文革”文藝的繁榮與缺陷(2)

無限江山:孔慶東談文化 作者:孔慶東


“文革”的時候,是一個普及大眾文化的時代。我們有那么多的例子,工廠里的工人能夠讀黑格爾,這是哪個國家能做到的事情?工廠里的工人讀《資本論》,其中有一部分繼續(xù)當工人,有一部分考上大學當教授了。今天很多教授學者都是“文革”時候的普通工人啊,包括今天有幾個著名的漢奸學者。他們都忘本了,他自己的學問是哪兒來的,是“文革”的時候讀馬列讀來的,那是他自己忘本。

“文革”文藝首先是繁榮,第二個特點是精品化、綜合化。因為有了前面的藝術經驗積累,國家經濟發(fā)展得越來越好,知識分子待遇也越來越好,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就出現(xiàn)了一大批精品。精品中的精品就是樣板戲,以前后三批十幾部樣板戲為代表。概括地說,樣板戲是綜合了人類所有文化藝術精華的產物,既是現(xiàn)實主義的,也是浪漫主義的,同時是極先鋒極現(xiàn)代的。

這幾年有大量的學生論文在研究樣板戲,以前都不讓研究,說這是“四人幫”的文藝?,F(xiàn)在經過大量的研究,有很多論文,論樣板戲在藝術上的先鋒性。正因為這樣,它才能夠成為紅色經典,幾十年過去了,顛撲不破。幾十年過去了,你看看當代文藝,什么能夠代表中國,中央芭蕾舞團到國外演出,你演什么能讓國外佩服,只有《紅色娘子軍》。你《天鵝湖》跳得再好,那是人家的,是俄羅斯的。你跳《天鵝湖》、《吉賽爾》那是你的東西嗎?你跳《睡美人》那是你的嗎?美人是給你這么睡的嗎?只有跳《紅色娘子軍》,不但達到世界水平,而且耳目一新。我前一段時間剛在國家大劇院講過《紅色娘子軍》,網上能找到視頻。這一批作品才是真正的中國氣派、民族風格,合乎毛澤東文藝講話精神。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他要求或者說希望文化將來發(fā)展的方向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我們拿這三個要求去衡量郭德綱,不符合嗎?當然符合,不符合的是郭德綱的敵人。既不民族、又不科學、又不大眾,恰恰是迫害郭德綱的人。

有人指責“文革”文學這個缺點那個缺點,有幾個主要的指責都是不對的。比如說“文革”藝術就是高大全,你看這人物形象那么高大、那么光輝,這是違反人性的。那么我們要質問,高大全怎么就不人性了?且不說是不是真正的百分之百高大全,高大全就不人性嗎?古代作品中有沒有高大全?諸葛亮不是高大全嗎?武松不是高大全嗎?這都是人類文學的經典形象啊。外國文學作品中沒有高大全嗎?好萊塢不是天天都在制造高大全嗎?高大全是文藝創(chuàng)作方法的一種,而且是顛撲不破的成功藝術經驗的一種,越是經典的東西它就越要有高大全。荷馬史詩里不都是高大全嗎?文藝作品就是要集中講人的一個特性,不是把人每天的事都講完。講一個戰(zhàn)士主要講他在戰(zhàn)場上戰(zhàn)斗,他回家擤鼻涕咳嗽你非得講干什么呢?沒有講不代表他不咳嗽不擤鼻涕,而是那些東西不需要講,跟別人一樣的地方不需要講。沒有說他不食人間煙火,是沒有必要把他的吃喝拉撒睡都展示出來。我們展示諸葛亮的智慧就行了,他回家怎么跟他太太上床何必要寫呢,和別人一樣就行了,或者寫“此處,一夜無話”就完了。我們古代的作家就是這么處理的。

另外呢,樣板戲是“高大全”嗎?這還要分析。樣板戲就沒有人情味兒嗎?我上學期在北大的研究生課上講戲劇,有一節(jié)講的是樣板戲,你仔細看,有很濃的人情味兒。關鍵是什么叫人情,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你干嗎認為只有那一欲才是人情呢?今天那些高舉著人性的家伙,他認為人性只有一條,就是獸性。只有一夜情才是人性,別的都不是。按照他們的口味兒,樣板戲就不符合藝術,就沒有人性;按照他們的口味兒,只寫武松打虎不行,還要寫武松跟潘金蓮是怎么私通的,因為這才是人性,只有卑劣的、陰暗的人性才是人性。這是他們的人性論。所以武松打老虎,記者要采訪他:“是不是你嫂子讓你打的?”這就是我們今天這個狗仔隊,他們是這樣理解人性的。

這些紅色經典,經過幾十年之后,顛撲不破。人們不但要懷念它,今天的壞人還要花樣翻新、還要改變它,自己為了賺錢,都離不開紅色經典。你有本事自己拍啊,自己拍不出來就糟蹋紅色經典。紅色經典被改編的,我們不能說絕對沒有成功的,多數(shù)都是被糟蹋的,多數(shù)都是亂來,一定要給楊子榮加上私生子、情人,即使出發(fā)點好,結果也不好。你把改編的東西和原來一比你就知道了。你看《沙家浜》、《紅色娘子軍》也被改成色情小說了。你看《紅色娘子軍》這個描寫,兩個人進去擁抱的時候寫那個生理反應,特別惡心。如果寫別的還可以看看,但他寫的東西不符合事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