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找準(zhǔn)對方的弱點下手(4)

恭維的藝術(shù) 作者:王晶


◎上綱上線法:化個性為共性

說實在的,打破語境期待,創(chuàng)新性夸人,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但是有一種方法,卻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那就是這里要介紹的上綱上線法。

曾經(jīng),一位長相實在讓人無法評判的女士開門見山地對江先生說:“你說句實話,我是不是很難看?”

一般人面對這樣的問題,會覺得實在不好回答,認(rèn)同這位女士的說法,肯定會使她顏面掃地,陷入難堪的境地,而且這也絕對不是這位女士真心想要的回答,但是如果說不難看,又與事實的距離相差太遠(yuǎn),明顯有虛偽的痕跡。

江先生腦筋一轉(zhuǎn),不慌不忙答道:“你不應(yīng)該這么說,其實所有的女人都是天上下來的仙女,只不過有的仙女下來的時候,鼻子先落了地??墒?,這絕對不是你的錯?!边@位女士聽了,心里十分舒服,覺得江先生既沒有言過其實、夸大她的長相,又沒有死板地實話實說,避免了她的尷尬。

江先生的恭維妙就妙在忽略眼前具體的“她”,贊美了所有的女性。但是,話鋒一轉(zhuǎn),又指出了她的丑不是她的錯,也算是話中有“真”。這種恭維,可以說是有的放矢,說到了點子上,使人樂意聽。

面對對方顯而易見的缺點,批評的時候,上綱上線是最令人討厭的行為,但是在恭維的時候,“上綱上線”就會甚慰人心。

比如,一個人為自己的缺點懊惱不已的時候,你可以對他說:“你的這點小毛病沒什么,誰身上多少沒點毛病呢?沒有缺點的人還是人嗎?幾乎所有的優(yōu)秀的人都這樣,優(yōu)點越突出,缺點也越突出?!?/p>

上述的重點在于“幾乎所有的優(yōu)秀的人都這樣”。恭維人缺點的時候,這種由點到面的做法很有效。

心理學(xué)里有個從眾效應(yīng)。就是說,人都有看齊的心理慣性,當(dāng)別人都這么做的時候,他也會這么做;當(dāng)看到別人都和自己一樣的時候,個體就會有安全感。人說到底是群體性動物,當(dāng)一個人的缺點被恭維成群體共性的時候,他就會很欣慰。當(dāng)你不得不對對方的缺點作出評價的時候,如果你實在想不到創(chuàng)新性美語,那就不妨夸大為“通病”。

有時候,上升為某種“通病”很牽強,你還可以作類比,用另一種異群體的特征來安慰眼前的對象。

比如,國內(nèi)流行瘦身和減肥,對于那些無論如何都減肥不成功的胖女士,在恭維的時候,就不妨來點國際觀:“在國外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一些美麗的女人,但是她們的身材并不完美。比如胳膊略肥、腿粗……她們并不掩飾,因為她們不把這些定義為缺點,而是特點。她們因為這些特點而與別人不同。如果人人都是標(biāo)準(zhǔn)身材,就找不到自己了,自己便成了一個模子?!?/p>

綜上,所謂上綱上線恭維法,有兩個關(guān)鍵詞:一是“大家都……”,即上升到同類人的共性;二是“別的……都……”,即上升到異質(zhì)群體的共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