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兩人的內(nèi)心世界又是怎樣的
分析未曾謀面的陌生人的內(nèi)心世界,是在小說中才會發(fā)生的事情。筆者與巴菲特和索羅斯都不相識,對兩人內(nèi)心世界的分析肯定會被質(zhì)疑不準確。然而,即使與兩人見過面,也未必能夠正確讀懂他們的內(nèi)心。了解巴菲特和索羅斯,不可避免地要通過分析兩人的言論和行為,對兩人的內(nèi)心想法進行推測。巴菲特對金錢有天生的直覺,索羅斯則具有讀懂市場走勢的卓越才能。
◆巴菲特,天才與懶蟲的綜合體
巴菲特喜歡做事,是個天生的樂觀派。巴菲特曾經(jīng)說過無數(shù)次,人應該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并且喜歡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對巴菲特來說,不論是想要賺錢的想法還是賺錢的過程都是令人愉快的,反倒金錢和財富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很顯然巴菲特對于賺錢絕非單純喜歡而已,他是個賺錢的天才,而且一直在不斷努力。
巴菲特具有與眾不同的數(shù)學才能,他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對數(shù)字的敏感。巴菲特有一種想法,沒必要做的事情當然也沒必要做好,做非凡的事情時也不一定要有“一定要做成偉大的事”的想法。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將想做的事情做好。據(jù)巴菲特妻子蘇珊·巴菲特所說,巴菲特對于家務(wù)事從來都不關(guān)心,可以說一件家務(wù)也不會做。巴菲特說自己的心里有一張表格,那些別人不喜歡但是自己喜歡的事情,自己做起來仍會覺得幸福。如果自己對做的事不滿意,即使得到別人的稱贊,仍然不會覺得快樂。相對別人的看法,自己喜歡、把握自己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巴菲特的這些特點還表現(xiàn)在他的投資活動中。他對簡單的事情感興趣,不喜歡復雜的。他不喜歡對未來作出預測,認為弄懂現(xiàn)在的情況才是最重要的。巴菲特像個懶蟲,但他同時又有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的天才能力,最終他的長期投資收益率讓人吃驚。巴菲特到底有多“懶”,還能從一件事情看出來,別說自己的傳記,他甚至從未親筆寫過一本書。索羅斯出版過多部著作,對寫書一點都不偷懶,但是巴菲特從不寫書,他只動筆寫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年報,還有每年寫給投資者的一封信。
◆索羅斯,洞察力帶來靈感
索羅斯自稱是個失敗的哲學家,他將對哲學的興趣都轉(zhuǎn)到了金融市場。索羅斯將自己的哲學理論與金融模型結(jié)合起來,希望在金融市場上驗證自己的理論。有一點索羅斯和巴菲特始終保持一致,那就是兩人從未自稱天才。然而,索羅斯有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自己創(chuàng)立的理論能夠在金融市場上具有影響力,希望自己獨創(chuàng)的學說被認可。相對于“金融家”的稱贊,索羅斯更喜歡別人把他當做“思想家”,索羅斯更希望別人接受他的知識體系。
不論何時,索羅斯都要在內(nèi)心深處忍受著作為異鄉(xiāng)人的孤獨感。不論是最初在英國還是后來在美國,不論是最初貧窮的時候還是后來成為富豪之后,總是自己一個人。不知道是不是這種孤獨感刺激索羅斯渴望賺更多的錢,他沒有選擇傳統(tǒng)道路,而是試圖創(chuàng)造新方法。另外,與其說索羅斯的成功是因為他的才能,不如說是運氣好。這可以從索羅斯周圍人的評價中得到驗證,索羅斯能夠讀懂未來。
1985年《廣場協(xié)定》(人為使美元貶值)簽訂前,索羅斯預見到日元即將升值,就提前買入大量日元。后來協(xié)定簽訂,日元果然大幅升值8%,急速上升勢頭過程中許多其他對沖基金選擇了迅速賣出日元獲利,但是索羅斯卻認為日元還會繼續(xù)升值,最終索羅斯直到日元升到最高點附近時才賣出,賺了一大筆錢。
在攻擊敵人要害時索羅斯不盲從,只跟著自己的感覺行動。我們可以將之稱做靈感。但不可否認的是,索羅斯的這種靈感來自其以哲學思考為基礎(chǔ)形成的洞察力。他的哲學理論和洞察力雖然沒有得到廣泛認可,但是索羅斯的確是靠自己的天才能力,而不是靠別人的幫助取得成功。索羅斯將自己的哲學理論與金融市場結(jié)合起來,制作出模型,再通過市場進行驗證。
4.兩人到底為何投資
索羅斯和巴菲特進行投資的理由是什么?大多數(shù)人很容易便會想到是為了賺錢。然而事實卻不盡然,巴菲特喜歡投資,享受投資的樂趣,他將投資當做自己的事業(yè)。對索羅斯而言,投資是從無到有的創(chuàng)造過程,也是驗證自己理論正確的絕佳機會。
普通人追求的財富會到什么程度?張開雙臂擁抱金錢,將勤儉節(jié)約的錢投資了優(yōu)良的股票,或者偶爾投資不動產(chǎn),最終獲得的收益足以保障退休后的生活。這是許多普通人的目標,如果希望成為巨富,最初所設(shè)定的目標就需要與普通人有所不同。
索羅斯和巴菲特從無到有,通過在金融市場上的投資活動賺得了巨額財富,到底他們是怎么想的?
◆巴菲特,看重資本的配置
嚴格說起來,與其說巴菲特是個投資者,不如說是一位實業(yè)家。一旦巴菲特判定某家企業(yè)有價值,就會買下那家企業(yè),將它變成伯克希爾·哈撒韋集團的一個子公司,巴菲特本人正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董事長。雖然他的并購行為一向被歸類為投資,但是巴菲特本人將投資與企業(yè)經(jīng)營看得一樣重要,巴菲特很重視被收購企業(yè)的經(jīng)營業(yè)績,并且在收購之后會繼續(xù)將公司經(jīng)營下去。
巴菲特曾不止一次明確表示,投資的目的是為了增加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的利益。無論是購買優(yōu)秀企業(yè)的部分購票,還是買下整間公司使之成為集團子公司,最終目的都是增加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收益,當然也是為了巴菲特自己,因為巴菲特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最大股東。那么,增加股東收益是巴菲特進行投資的唯一最終目的嗎?當然不是,巴菲特選擇將通過投資獲得的財富捐贈出去,返還社會。
筆者認為,進行資本配置是巴菲特投資和經(jīng)營企業(yè)的根本目的。巴菲特拿著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資本(包括他自己的資本)并購優(yōu)質(zhì)企業(yè),或者投資優(yōu)質(zhì)企業(yè)實現(xiàn)資本的有效配置。通過資本的有效配置,提高了資本的收益,再將收益返還給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說,巴菲特扮演的是典型的資本家的角色。巴菲特做得很優(yōu)秀,堪稱典范。
對巴菲特而言,資本最有效的配置方式應該是投資,浪費和亂花錢都是錯誤的,應該被嚴格禁止。為了更有效地配置資本,巴菲特避免浪費絕非僅僅是嘴上說說而已,他給人的感覺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投資家。
巴菲特一有機會就說自己所從事的是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就是通過投資賺錢。也就是說,通過投資賺錢符合他的個性,賺錢讓他感到幸福。巴菲特還說過一段話:
“我很喜歡掌管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如果幸福地活著對長壽有所幫助,我肯定能超過麥修徹拉(《圣經(jīng)》里的人物,存在于諾亞方舟之前,活了969歲,是最長壽的人)保持的紀錄。對我來說,即使完全沒有報酬,我也會高高興興地繼續(xù)做下去,并且享受其中的快樂?!?/p>
巴菲特年薪不過10萬美元,是美國企業(yè)500強CEO中年薪最低的。為了節(jié)省花在可口可樂上的開支,巴菲特總是一次買一大堆,然后存進冰箱。巴菲特所呈現(xiàn)的是一個典型的資本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