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經(jīng)故事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有一天神對亞伯拉罕說:“亞伯拉罕哪,出去看一看?!比缓?,把亞伯拉罕帶到了外面。當時沒有電,也沒有城市,漆黑的夜空里綴滿了星星。
神對亞伯拉罕說:“亞伯拉罕,你看看天上的星星。”
“是,神。星星很美麗?!?/p>
“是呀,星星美麗吧?你能數(shù)得清那星星嗎?”
“神啊,我數(shù)不清?!眮啿闭f。
“你的子孫也會這樣?!鄙裾f。
讀到這一段,我想起在家鄉(xiāng)讀高中時,下了最后一節(jié)課,晚風從遠處的田野中吹來,同學們?nèi)齼蓛沈T自行車談笑著消失在夜色中。我揉著一天聽課下來酸澀的眼睛,抬起頭看滿天星斗,我貪戀那照進心田的小小光輝。
如今在北京生活,滿天星斗璀璨照耀的情景已不多見,但是如果從星空中都能體會出人類的綿延不息,看到自己的后代密實絢爛如星,心頭怎能不平添幾分拼搏奮斗的動力?
如果身邊沒有智者來啟發(fā)我們,我們就應(yīng)該努力獲得超前的思維和閱歷,讓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葉公好龍”是小學一年級課本上講到的成語,相對于“刻舟求劍”或者“守株待兔”來說,掌握它的確切含義和用法要難上許多。我們可以做個實驗:讓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造個句子或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舉個恰當?shù)睦觼斫忉尅叭~公好龍”,看看成功的概率是多少。
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智商無關(guān)。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比較簡單,他們對于“表里不一”或者“說一套做一套”很難有切身的體會;再加上人教版的課本對這個成語的描述又作了一半內(nèi)容的刪減,孩子們大多只能讀個樂,想要深刻領(lǐng)會只能日后再說了。
環(huán)境、經(jīng)歷決定了小學生們有限的眼界。
《葉公好龍》的完整版:
魯哀公經(jīng)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歡有知識才干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么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仆仆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著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后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夫講了一個故事,并讓車夫把這個故事轉(zhuǎn)述給魯哀公聽。然后,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于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夫去把子張請來。車夫?qū)︳敯Чf:“他早已走了?!?/p>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車夫向魯哀公轉(zhuǎn)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里,它把頭伸進窗戶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并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出處】漢·劉向《新序·雜事》
在學習和工作中類似于上小學一年級就學習“葉公好龍”的例子很多,比如理工科的大學生在大一、大二時會為《大學物理實驗》發(fā)愁,每周1-2篇的物理實驗報告很讓人抓狂。其中有一個幾乎每篇報告都涉及的概念在高中時完全沒有接觸過——“不確定度”。
如果一個大學生沒有了解過《概率論》就去分析物理量的不確定度,他總會覺得自己缺一門,比如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的公式究竟是怎么來的?“不可靠度”還有“置信空間”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非常幸運的是,我就讀的大學把《大學物理實驗》安排在了《概率論》的前一個學期,因此有機會體驗了迷茫的痛苦和掙扎求解的幸福;直到下個學期學完了《概率論》我才恍然大悟,對不確定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打開眼界、“超前學習”才是看清真相的王道。
我上大四的時候曾在論壇上看到一篇帖子,講一個人從北京王府井附近的一家外資銀行面試歸來的感想。他忐忑不安,因為“一起面試的人里面人才濟濟,其中一位還是拿到了北美精算師的牛人”。 “北美精算師”這幾個字一下就刻在了我的腦海里——在北航待了3年多,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北美精算師”這個名字,想來應(yīng)該是很有含金量的一個資質(zhì)。
接著我就查看了不少關(guān)于“精算師”的資料,那時北美精算師基本上被炒得很神,難度高、薪水高,且不乏百萬年薪者。(中國精算師協(xié)會于2007年11月30日才成立。)我曾一度后悔自己眼界太窄,早一點備考精算師就好了。直到我?guī)椭晃磺迦A的男生就讀美國名校的精算碩士,了解了第一手行業(yè)內(nèi)部信息后,才發(fā)現(xiàn)精算師遠不如我們想象的那么光鮮。
王平山,本科就讀清華大學生物科學專業(yè),2009年秋赴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攻讀精算學碩士。他同時也拿到了Columbia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和University of Iowa(愛荷華大學)的精算碩士的錄取通知書。他在密歇根大學讀了一段時間后曾寫信給我:
朱雷:
你好!國慶長假過得怎么樣?
上周太忙了,今天我剛剛考完一門期中考試。我把這邊精算的情況簡單跟你說說吧,希望對你的工作有所幫助。
首先說學校。Umich的精算研究生今年召了7個人,全是中國學生,清華2個,北大1個,北航,人大各一個,另外兩個忘了。上一屆4個人,沒有中國學生,只有一個臺灣的。研究生人數(shù)較少,但本科精算方向的人好像比較多。這邊的精算方向全由一位老教授Curtis Huntington負責,他是很多精算協(xié)會的重量級人物,威望較高,每年能拉來很多保險公司招人。另外還有一位教壽險的教授也很牛??傮w來說Umich 精算規(guī)模較小,比較大的應(yīng)該是GSU(美國最大)和Iowa(SOA的總部)。但是Umich數(shù)學系不錯,立足于數(shù)學系的精算項目質(zhì)量是有保障的。有一個壞消息是Curtis Huntington這位教授不幸得了癌癥,不是晚期,不知道還有多長時間。我不知道一旦他有什么事,Umich的精算會怎么樣,我們還能不能找到工作。不過從他的精神狀態(tài)來看實在看不出來他是病人。他給人的感覺是積極樂觀,精力充沛。所以希望他不會有事。
再說精算對個人能力的要求。我感覺數(shù)學的要求并不高,或者沒我想象的高。就我目前所學的課程來看(P,F(xiàn)M,MFE)都較為簡單,不如數(shù)學專業(yè)的難度。而且這邊有很多數(shù)學其實很差的美國人(不是一般的差)都能學精算并通過一兩門考試。所以我感覺國內(nèi)普通一類大學理工科的學生(可能還高了)肯定能達到這個要求,不是傳說中的非要數(shù)學系才行。對中國學生要求較高的是交流交際能力。這對我來說尤其難,我英語在這邊中國學生里算比較差的,聽課問題不大,但要開口說就很難了。所以我不知道在這邊能不能找到實習...
再說這邊精算的就業(yè)情況。前兩年經(jīng)濟危機,精算也受到了沖擊,就業(yè)情況不太好,但主要是國際學生很難找到工作。今年可能會開始好轉(zhuǎn)。這邊保險公司招人大概有3個傾向。一是傾向于招美國人,尤其是還欠政府錢的公司只能招本國人。二是傾向于招通過考試門數(shù)較少的人,這和國內(nèi)正好相反。因為法律規(guī)定精算師的工資和考試門數(shù)掛鉤,公司都愿意少花錢。那些考過門數(shù)太多的反而很難找工作。我們系那個臺灣學生當年一次過了四門,到現(xiàn)在都沒找到實習,其實他的口語挺好的。找到實習或工作的的人平均只過了一兩門。三是傾向于招本科生,因為本科生工資可以低一些。這和國內(nèi)又是反的。
總的來說,中國學生在這邊找工作沒有優(yōu)勢:1.數(shù)學過強沒必要 2.英語差 3.沒有美國籍。但國內(nèi)的情況也不太好。據(jù)我了解,現(xiàn)在國內(nèi)知道精算的人越來越多,很多都是其它地方轉(zhuǎn)過來的,比如像我這樣。民間考過四門以上的一大堆,但是精算的實際需求量很?。▏乐毓┐笥谇螅?,搞得這碗飯現(xiàn)在也不好吃了...美國這邊也有這個傾向,所以以后精算找工作會越來越難...
最后說下精算專業(yè)申請方面,有一個要求就是來美國之前最好先過一門,比如說P(概率論)。因為來這邊之后主要目的已經(jīng)不是學東西了,而是利用導(dǎo)師的影響力開始準備找實習和工作機會。但是不能考太多,Prof. Huntington明確說了,考過了三門的就不要了。因為要了只會降低這邊的就業(yè)率。另外在國內(nèi)有保險公司實習之類的會有幫助,哪怕不是精算方面,這對找工作也有幫助。我覺得這些不僅適用于Umich的精算申請,其它學校的精算也應(yīng)該有同樣的想法。另外轉(zhuǎn)專業(yè)跨度太大的沒有獎學金。這邊除了我和北大的沒有一分錢以外,其他人都有每年1~2萬美元的獎學金。
目前了解到的就這些,以后有新認識了再告訴你。
祝工作順利!
王平山
這是關(guān)于“眼界”和“真相”的事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每次遇到想要“拿百萬年薪”、當精算師的大、中學生,我都會勸他們再深入了解一下保險、精算行業(yè),是否真的像他們想象的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