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卡片這種閱讀輔助工具之所以能夠促進大腦記憶,首先是因為我們在制作視覺卡片的過程中必須深度處理讀入的信息。傳統(tǒng)的做筆記法只要求我們按照要點在文章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將其逐一記錄下來,屬于線性的重復工作。與此相比,制作一張視覺卡片的挑戰(zhàn)就大得多了。我們必須在大腦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圖像,再現(xiàn)整篇文章的邏輯脈絡。有了這個主動思考的過程,我們會更加明確自己的閱讀目標,文章的內容我們自然就記得更加牢固了。
此外,總結關鍵詞也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存儲信息,因為我們對一本書或是一場講座的記憶,恰恰取決于我們對關鍵詞的把握。只要總結得當,有時僅僅一個關鍵詞就足以概括整段內容。在學校里,越是乖巧的學生越喜歡在筆記本上整整齊齊地抄下老師的一大堆原話,殊不知,如此大量的線性工作反而會阻礙右腦的工作。只要回想一下當初背誦課文的經(jīng)歷,你就會發(fā)現(xiàn),要讓大腦死記硬背完整的句子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摘抄原文雖然可以保留更多的細節(jié)信息,但對于記憶來說,效果往往差強人意。那些看似偷懶,僅僅是寫下零星幾個詞的人,反而能夠記得更多、記得更久。這是因為他們懂得把握重點,懂得利用有限的關鍵詞把理解到的內容與自己既有的知識網(wǎng)絡結合在一起。有了這一步的工作,我們在日后復習的時候自然會感覺輕松許多。
想象一下,朋友在一起聊天,突然有人叫你講個笑話。一時之間,你的大腦肯定一片空白。但如果有個朋友突然想起來你曾經(jīng)講過的一個很好笑的關于青蛙的笑話,他會提醒你:“就講那個青蛙的笑話吧?!眱H僅是“青蛙”這一個關鍵詞,就足以讓你想起那個笑話,而且不管這個笑話有多長,只要有了一個足具代表性的關鍵詞,整個笑話的內容就會馬上浮現(xiàn)在你腦海中。
學習的過程其實也是這樣的。只要你學會了本書介紹的所有方法,以后就再也不需要反復死啃同一篇文章或是同一本書了。當然,如果是為了進一步加深理解,尋找更深層的啟發(fā),那重復閱讀經(jīng)典作品還是很有意義的。在后文中,我們將介紹“3–2–1練習”的升級版。通過這個練習,你將來只需通讀一遍文章,就能夠達到相對深層的理解。不需要重復閱讀,讀書所需的時間自然會縮短許多。你的書桌上不會再堆滿各種各樣的報紙、雜志、文件和書籍,取而代之的是小巧精練、便于攜帶的視覺卡片。要想做到這一點,你必須學會在閱讀線性文字的同時,有意識地搜索關鍵詞,提煉出有用的信息。如果我們只在大腦里存儲冗長的原文,回憶時就會受阻。每次復述的時候,大腦也不得不額外完成一次搜索關鍵詞的工作。這就是我們常常抱怨自己記憶力不好的原因。只要學會充分利用關鍵詞,這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輕松許多。
摘錄關鍵詞的要領是:濃縮的就是精華。至于哪些才是精華,怎樣才能培養(yǎng)如此敏銳的洞察力,我們將在“制作視覺卡片的基本規(guī)則”這部分找到詳細的解答。總而言之,如果說關鍵詞是枝干,那么文章的所有信息就是連在枝干上的樹葉。只要我們在回憶的時候能夠激活記憶中的關鍵詞,就能順藤摸瓜,逐一聯(lián)想起文章中的所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