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工作時間并不是一直都比別的國家多。直到20世紀70年代歐洲工人的工作時間還比美國人的多。一部分經(jīng)濟學家提出歐洲的高利率阻礙人們更長時間地工作,還有的指出歐洲強大的工會組織促使民主黨左翼政府創(chuàng)造更多休閑時間,包括法定假日和減少每周工作小時數(shù)。20世紀90年代后期,法國議會通過了每周工作35小時的法案,作為對抗失業(yè)的策略,其基本想法就是所有工人都減少工作時間就會有更多人就業(yè)。雖然這一措施并沒有促進就業(yè),倒是實實在在地增加了工人的休閑時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法國首席經(jīng)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他的學術生涯有相當一部分在美國度過,他強調(diào),美國和歐洲在經(jīng)濟發(fā)展和生產(chǎn)力提高之后,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模式。美國人選擇進一步提高生產(chǎn)力多賺錢,從而購買更多的商品和服務。歐洲人選擇了“及時消費”,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休閑和家務勞動上。
很多經(jīng)濟學家把兩國人的選擇理解為不同理性偏好的顯示。法國人選擇時間,美國人選擇金錢,都是根據(jù)各自的喜好,各自的選擇都會給他們帶來幸福。不過還有一種可能的解讀:美國人選擇的道路并不幸福。
有些研究表明,美國人的幸福指數(shù)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末期以來就陷入停滯,這使得法國人更得意于自己的選擇。法國人每年比美國人少工作440個小時,部分是因為他們有7個星期的假期,而美國人只有不到4周。法國人在工業(yè)化國家中平均睡眠時間最長,他們平均每天花在三餐上的時間是2小時15分鐘,比美國人多出一小時,而且他們每天休閑的時間比美國人也多出將近一小時。
法國女人花在一日三餐上的平均時間是美國人的兩倍多,花在積極的休閑活動(例如體育運動和觀看表演)方面的時間,比美國人多將近50%。美國女人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比法國女人多10%,花在消極休閑活動(例如看電視)上的時間,比法國女人多將近1/3。事實表明,美國人更喜歡法國人的生活方式。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讓美國女人重新安排每天的時間,像法國女人那樣做,盡管她們的幸福感仍然趕不上法國女人,但比目前的感覺要好。
從美國人的幸福悖論推斷出,并不否認金錢能夠增加幸福感,它確實能夠增加幸福感。然而金錢不是有關幸福的唯一變量。幸??梢杂闷渌问降呢泿刨徺I,幸??梢杂脨蹃碣徺I,還可以用時間來購買。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增長會導致我們犧牲幸福感的其他組成元素。
盡管如此,你仍然可以相信墨西哥肥皂劇里的說法。20世紀90年代,墨西哥電視網(wǎng)Televisa決定對獲得巨大成功的《富人也哭泣》重新制作,他們給這部翻版電視劇取名為“巴里奧的瑪利亞”??赡苁菫榱酥赋鲈瓌√煺娴貌豢删人?,或者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編劇給女主人公,現(xiàn)在名叫瑪利亞·埃爾南德斯,加了一條新臺詞:“我知道富人也會哭泣,”她說,“不過,窮人哭得更多?!?/p>